生活随笔:蛟龙出港(5)
风水龙港
晚清时期,白沙里出了平民教育家刘绍宽,二十岁开始办学育人,后求学京都,再东渡日本,后与同乡、江北的陈子蕃一道兴学乡里,建“白沙刘店学堂”,推行新学,誉为“筚路蓝缕,革故鼎新,‘遍语乡人,推行新学”的温州平民教育的先行者。他留下了众多著作,以《厚庄诗钞》《东瀛观学记》《厚庄日记》等闻名。当年,他从这条白沙河远行,归来后在白沙河畔,兴学重教,如今,他的厚庄(刘绍宽号厚庄)纪念馆,为人们敬仰地。鳌江流域的人文风习强盛,曾在宋代理学、明清书画辞赋方面,代有人才。现代数学大师、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办人姜立夫,出生在这里。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也是鳌江北岸的蛟龙镇人。
那天,龙港的最后一晚,夜观大海,感受明月出海。车子在暗夜中前行,一个随意的海边码头,几只泊锚的渔船,透着点点星火,零散地漂浮在海岸。夜风徐徐,潮水舐舔着简陋沙滩。远方,茫茫大海,黑黑一片,唯见天幕明月高悬。预报说,今年首次台风“黑格”将在明天经过这里。
宁静深邃的大海,此时风和水顺,没有喧闹,即使在涨潮时分,一潮一汐,见出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许,这是台风来临的前兆。
蛟龙欲出港,好风凭借力哇。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