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桑葚坠落之声
桑葚

昨天看见爱人从超市买回来包装精美的一盒桑葚,我到现在才知道桑葚竟然是水果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桑葚竟然也很有贵族气——我一直认为水果这个词很有贵族气,而桑葚不能称为水果。我甚至野蛮地认为桃子也不是水果。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是野桃树,每到夏天便毛茸茸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水果应该是难以买到的,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桑葚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它既无水果一般润泽的果皮,也无坚实的果核(这个结论我后来才知道是错误的,桑葚是有核的,只是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也不怎么甜蜜,酸溜溜的,更上不了台面。此时此刻我是真有些感叹,有些诚惶诚恐、百思不得其解。我的这种百思不得其解既包括了我对现代商家那种独具一格的眼力的钦佩,也包含着我对自己无知的无奈。
记得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斐多》中有一句话,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为它所“分有”。柏拉图的“分有”说让我想到,是不是水果被桑葚部分“分有”了?我认为有这种可能性。柏拉图还有另一句名言:认识就是回忆。这句话对我触动更大。因为我坚信许多东西是因为回忆而美好。这自然包含了我对桑葚等果实的认识的改变。但实际的我又是先认识了桑葚然后才认识了“水果”,从这方面讲又与柏氏理论相悖。也许世上的事本就矛盾。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这样描述桑葚时,虽巧妙地描述着男女爱情,但它也不经意地勾勒出了一幅斑鸠争食桑葚之田园美景图。桑葚之盛也就溢于言表了,且与我儿时景象几近一致。
桑葚又名桑果,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其味甘酸,性微寒,人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这是我看见爱人买回桑葚后,在百度上搜索到的结果。在这之前我对桑葚的这些功能一无所知。我想,许多人可能也与我一样,无知且无奈。但我总觉得这多少有点儿放大镜抑或显微镜的味道。小得不能再小的一颗桑葚,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功能,几乎成了一粒精心制造出来的药丸!现代人似乎很热衷于制造功能,喜欢将功能一再叠加,也一再附加,让许多美丽的阳光照在它上面,几乎是“万千宠爱于一身”。比如一部手机,本来是用于通信的工具,却硬生生地将它制造出诸如阅读、看新闻、游戏、微信、QQ、购物等功能,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几乎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大世界。我可能真的是“out”了,我的手机一般只启用电话及短信两个功能,就像我只知道桑葚只能用于偶尔填一下肚子解一下渴一样简单。我就像贾宝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也是我之所以对现实世界感到無奈的原因之一。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