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辑:一本旧书改变命运
一本旧日记

巫青三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成了残疾人。可是,上天好像很公平,夺走了他一条腿,又还给了他一个聪明的大脑。巫青年轻时,特别勤奋好学,也可以说,他是自学成才,曾经做过刻章工人、维修电器师傅、摄影师傅,办过制衣厂,后来做演出服。从1986年开始的二十年间,他为国家交税十多万元。
他说病魔虽然在折磨着他,摧殘着他,他的心里有许多难言的痛苦,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终于战胜了自己,他要自己养活自己,让自己活得有自信、自尊!
见到巫青时,他正在看一本20年前的旧日记,见我来了,连忙让座,递茶。
儿时,他幻想自己能飞
上世纪60年代初,惠州大亚湾畔澳头,是个小渔村,属淡水管。巫青就出生在这个小渔村。
每天,渔民们吃过早饭,扛起渔网、渔具、小桶,出海捕鱼了。五岁的小巫青吃过早饭,一脚深一脚浅地来到沙滩上。他望着远去的帆船,望着在海上自由飞翔的海鸥,非常羡慕,他想:如果自己也能像海鸥那样自由地飞翔,那该多好啊!
那时巫青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他看过许多小人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翻跟斗的,有插上翅膀飞的。他亚妈也带他去看过下路戏(粤剧),也是有翻跟斗的,也是有人插着翅膀的(古装戏扮将军的背上都插着几面旗子),他自从患上小儿麻痹症,一条小腿没力了,他从此就不会翻跟斗了。但他向往飞,他曾经幻想妈妈什么时候也给自己插上翅膀(小旗子),让他像海鸥、像雄鹰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天,小巫青依然来到沙滩上堆贝壳,他把自己的梦想都堆积在这些贝壳里了。忽然,他听见亚妈在远远地喊他:“青仔,快转来,你亚舅回来了。”
听说亚舅从香港回来,巫青丢下贝壳艰难地从沙滩上站起来,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家里走去。亚舅回来,就意味着自己又要去香港医脚了。自从巫青患上小儿麻痹,在香港玛丽亚医院做工的亚舅就没少回来。这次他又专程从香港坐船回来,准备带巫青去香港治病。那时沿海一带的渔民去香港很方便,只要到派出所开一张证明就行了,那时还没快艇,坐帆船到香港需两天时间,快艇到香港一个小时。
每次去香港,小帆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慢慢地摇着,小帆船载满了巫青和亚妈、亚舅的希望;回来时总是盛满了忧愁和失望。亚妈比谁都伤心,她的心痛总是未了:我儿子的腿什么时候才能治好?
热情的修理工
就这样,巫青在治病、盼望中一天天长大,脚却不见好。他虽然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巫青天生聪颖,小时候他读书,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他学画画儿,画得十分逼真。从小学开始,他就有了人生的理想,有了追求的目标,渴望自己能学到一门手艺,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他用写日记的方式,表示克服困难的决心。日记记下他对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