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芦苇荡的水怪传说(2)
芦荡水怪
1952年农历五月份,新麦未收割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几乎大部分人家缺粮,李采柱的小爷卧病在床,想医治和增加营养却没钱,李采柱想起了芦苇荡中每到夜晚都会有成片的毛蟹出来,抓毛蟹煮着吃也有一定的营养,他带着十五岁的堂弟用玻璃瓶自制两盏土马灯,天黑后钻进芦荡。五月底的气温已很闷热,进入芦苇丛中,苇高密不透风,加之阴森恐怖的芦叶沙沙声,堂弟胆小,早已汗流浃背。起初紧贴着李采柱,脚下密密麻麻的毛蟹,任你捕捉,不知不觉,堂弟追着一溜大的毛蟹进入了芦荡深处,追到苇丛的一个水塘边,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一人多高的白毛水怪。“妈呀!”堂弟一声惊叫,扔下马灯转头逃去。惊呼声惊动李采柱,他赶过来一把拉住浑身颤抖的堂弟,堂弟像虚脱了一样软瘫在他的怀里,他来到水塘边,除了水有被搅动过的痕迹,塘边只有两件女人的花衣,莫非又有哪家女人被水怪吃了?此时,胆大的李采柱也仿佛感觉到有一股阴森的凉意钻进后背,再摇摇怀里双目紧闭的堂弟,感到此地不可久留,免得堂弟再有不测。堂弟是小爷的独苗,是他带出来的,如有闪失,无法向小爷交代,他背着堂弟一溜烟儿跑出芦苇荡。
自从李采柱的堂弟被惊吓以后,精神就出现了问题,白天也不敢离开人,小婶天天忙着烧香招魂。堂弟口述,白毛水怪有一人多高,遍身白毛,手里抓着一条大鱼在吃着。一时间,各种版本的谣传铺天盖地而来,有人说,莽牛河口自古就有水怪,河边镇妖的铁莽牛被拖进河里,失去魔力,水怪又出来作恶,更有人证明,李采柱在芦荡中看到的女人衣服,就是某某外地来讨饭的女人被水怪吃掉的。陆友真逃跑时躲在芦荡里,被水怪刚吃掉头,就被找鸭子的王凤遇到吓跑了,水怪为什么怕王凤呢?有人顿悟!王凤手里有手电筒,水怪一定怕电光。一时间,手电筒成了村民对付水怪的唯一武器。再困难的人家,卖口粮也要买支手电筒。周边县市商店的手电筒被抢购一空,商贩们只好南下上海,北上山东采购手电筒。靠河边有小孩子的人家,害怕水怪祸及后代,纷纷逃离。
坚守在芦滩边的住户只剩陆友真的老婆王凤和周秀英两家。
说实话,周秀英心里也在发怵,因为她是党员,妇女干部,区长找她谈话,要她相信科学,不要迷信谣言,根据滨海等地破获的敌特活动,要大家提高警惕,发现情况立即报告。河边几户不听劝说都躲水怪走了,她见王凤愿意留下为亡夫守孝,好歹有人和她一起留下做个伴儿,她也不至于工作一点儿成效没有。周秀英为人善良,和王凤相处较好,自陆友真死后,王凤无儿无女,虽是匪属,但同是女人,收割栽种时,周秀英不时过去照顾一下,王凤可能在陆友真活着时攒了些积蓄,经济比周秀英家宽绰一些,周秀英爱人身体不好,看病抓药王凤也会经常帮一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