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中国黑茶第一村”
心的方向

这里是高马二溪村的茶园,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是我扶贫工作的地方,号称“中国黑茶第一村”。
我是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又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茶园的。或许,这一片景象契合了我几十年来关于家乡与自然的全部记忆,心底涌起一阵通透的爽快感。
当我第一次进入安化境内,我被资江两岸的美丽画廊所惊叹,蓝蓝天空,郁郁苍山,悠悠江水,红瓦白墙,金黄菜花,这不正是我心目中的远方吗?不正是我梦想的地方吗?这土地这乡村,这河流这植物,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虽是初次踏足,却分明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很快,一首安化民歌《板栗子开花》响彻了我的心底:
板栗树开花一根线(罗呵罗呵呵),
去年想你到今年(罗呵呵)。
去年(那)想你犹(啊)是可,
今年(那)想你是没插田(罗呵罗呵呵),
耽搁阳春大半年(罗呵呵)。
11月1日,我到安化县马路口镇青云村走访贫困户。
我远远地看见黄家的旧木屋,倾斜得感觉它随时都会倒塌,没有挡板的二楼空空如也,黑色的木橼裸露在蓝色的天空下,以我农村生活的经历,便能直接判断这真是一个贫困户。黄家有三兄弟,我先进的是老大的阴暗屋子,这只是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放着一张床。他提着裤子下床来迎接我,他已近六十岁,明显要高我一截,脸黑瘦,胡子拉碴。但我一眼便看见他如鼓一样圆滚滚的肚子,已无法系皮带。他提着裤子,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却无法与我相握。他得的是癌症,查出已一年,他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他无法工作,这个家庭的经济一下子就坍塌了,成了今年新进的贫困户。
我正与黄老大说话时,在相连着的小破房里的老二看见了我和村干部,就立即靠了过来,右手作成一把手枪,指着我和村干部,喉咙里冲出“哦、啊”的叫声,脸上是天真灿烂的傻笑,他是聋哑的!这个不知世事艰难的可怜人,他的笑直让我心揪得痛。他没有娶妻生子,他快乐地游荡在村子里,常钻进村里那个只剩下门楣的老宅,随处窝身,并不知道这世界有着贫困。
老三的眼睛一直呆呆地看着我们,眼珠没有转动过,他体弱多病,没有说一句话。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庭的贫困,折磨得他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兴趣,才变得沉默寡言。老三没有生育,老大的小儿子便过继给了他。在屋前,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妇,不知是老大还是老三的媳妇,痉挛的左手按着一个锅,右手一圈儿一圈儿费力地刷着。
这就是黄家一家人,三个贫困户,挤住在窄小破旧的木屋里,等待着救助!我的心情极度压抑,像梗住了口鼻,就要窒息!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