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忆:那一圈长着野草、竹子、柴草的荒地(2)
百花坟头
部队出发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或许去进行了更大的征战,又或许去了别的地方,但有一点必须肯定,没多久方腊起义失败了。方腊被朝廷派来的另一支队伍剿灭,那支队伍从山东梁山泊而来,是一支被朝廷招安了的起义部队。
从一些外地传来的消息中,村民们知道那个在他们村里驻扎过的队伍首领,那个让人非常怀念的百花公主,也已经不幸阵亡。人们唏嘘,多好的一支队伍,多好的一位将军,多好的一位女英雄。村庄里低沉了许多,甚至连狗都不叫一声。有些村民悄悄地溜到别处,打探有关百花公主的消息。还有的村民,整天跑到先前队伍操练的地方,跑到看将岭下,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又有的人特意站到看将岭的土墩上,感受一番百花公主点将时的情形。但风清月静,人去物非,走了,都已经走了,村庄以及周围只剩下空寂和风声。
花开了又谢,风去了又来。那一年秋日的一个晌午,看将岭上的树叶随风飘落,天阴着脸。两个道姑打扮的女士,背着包裹,来到东前村的后头山。她们在看将岭的土墩旁,站立许久,然后沿着看将岭后的山坡,慢慢往上爬了几百米。她们在一个有着几棵高大乔木和茂盛竹子的缓坡停了下来,转过身朝远方看看,又左右张望了一会儿。两人在边上抬了一个石块,摆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
她们来到村里,找到几个年长的人说,要在她们看中的地方造个墓。村民们起先不同意,莫名其妙地怎么可以让外人来葬坟呢?经过几天的游说,村里的长辈们居然同意了,还吩咐村里的年轻人,必须上山帮忙,一切都悄悄地进行。几天以后,一座新坟在东前村的后头山立了起来。四周砌了高高的石坎,种上树木花草。两个道姑在坟墓建好以后,悄然不见,而维护坟墓的事,村里的老人们主动承担了下来,似乎让人不可思议。每一年的春天,坟头周围都会开出许多不知名的、品种不一的野花。
村民老了一辈又一辈,一个传说悄悄地在村里流传着。说,那个坟头葬的原来是百花公主。因为在当时,方腊失败,百花公主牺牲,她的下属偷偷地把她下葬在这里。直到过了许多年,时势平缓了一些,她的下属,也就是那两个道姑,才觉得要给公主造个坟头,于是出现了那一幕事情。
这座坟也就是后来人们一直传说的百花坟头。
百花公主的坟墓,许多地方都有一种说法,甚至都可以找到一些依据和传说来佐证。究其缘由,或许百花公主这个人物,本身让民间许多地方的百姓所敬仰。从江南大部,尤其是浙西地区的民间传说来看,百花公主是一位值得人们称颂的人物。说真的,在我们附近区域的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一位民间造反的起义首领像百花公主一样被人们代代传颂。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