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我家的多事之秋(5)

2022-09-18 20:47:0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花开的声音,姑姑虽然是第二次结婚,却很风光。父亲用那辆崭新的自行车送她出嫁,姑姑挎着红包袱坐在后座上,二婚的女人不顶红盖头,我看到姑姑哭得上气不接下

花开的声音

姑姑虽然是第二次结婚,却很风光。父亲用那辆崭新的自行车送她出嫁,姑姑挎着红包袱坐在后座上,二婚的女人不顶红盖头,我看到姑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村人说,离娘泪流得越多越好,这样娘家的兄弟们容易发财。姑姑是舍不得奶奶,可是让姑姑更痛心的是,从此和那个木匠将是咫尺天涯,那是一次历史意义上的男女离别。

姑姑跟随姑父的单位到了湖北,一待就是三年。那几年姑姑和老家联系全靠信件,一封平信大概要七天左右,遇到特殊情况就要更长。奶奶不知道湖北到底有多远,大概远到了天边。奶奶对姑姑牵肠挂肚,想起姑姑就会叹口气。奶奶一直盼望姑姑结婚后能尽快地开枝散叶,生个一男半女,将来也好有个依靠。姑姑寄来的信件里,却没有带给奶奶半点儿惊喜,姑姑难道真如那个算命瞎子所言,生不出一男半女?奶奶想到这个,打了一个寒战。姑姑离婚后,奶奶曾经找过一个算命的瞎子,他说姑姑命里无子无女,有子有女送终。

姑父是正式职工,每月都发放肥皂毛巾,还会按年头发放蓝色帆布工作服。姑姑把节省下来的肥皂毛巾和工作服邮寄回老家,让奶奶平均分给她的三个哥哥,东西如若分不好是要起争端的。肥皂是好东西,在农村不多见,毛巾也是好东西,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一年用到头,洗不出来了,母亲也舍不得丢掉。工作服就更不用说了,姑姑在信里交代清楚了,新的工作服只有一套,给爷爷穿,三套旧的每个哥哥一套。姑姑寄来的包裹里还有姑姑的旧衣服,那可是城市里才有的款式,颜色鲜艳,奶奶总要掂量半天,每个儿媳妇都要照顾周全。

手指没有一样长,奶奶比较偏心我的父亲。她做主把那套新工作服给了我父亲,父亲穿上身,像画像上光荣的工人师傅。母亲边打量边赞叹说,如果不是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就能上大学了,瞧这模样,不比城里人差!真好看!奶奶说,是啊!当初俺小三考上了大学,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被村长调了包,推荐别人去了,再者说,如果小三上了大学,哪还有你什么事?母亲不作声,奶奶说得对,大学生的父亲肯定不会娶穷得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的女人。母亲正在试穿姑姑的一件旧外套,左看右看,很是喜欢,母亲舍不得穿,收起来放到箱子里,等到走亲戚串门时穿。

工作服的事,终究还是起了风波。我大娘、二大娘堵着奶奶的门口骂了整整三天,奶奶气得浑身打哆嗦,说,现在的世道,儿媳妇骂婆婆!真是翻天了!

4

3年后,我家买了一辆大红色的拖拉机,那辆拖拉机像一个英姿飒爽的新郎,被村人们轮番打量。

邻居家的二胖为了摸摸那个“突突突”会干活儿的大家伙,塞给我一个两分钱的糖块,糖和纸粘到了一起,我含在嘴巴里很长时间才化开,吐出糖纸。父亲和采购站签订了运输合同,运输化肥、棉饼等物品,父亲和母亲起早贪黑地忙,虽然辛苦,但是收益很是可观。人有了钱,就动了建房子的念头。我们家人口多,就三问小破屋,一间屋里搭两张床。由于是土墙,屋子里有耗子,今儿打一个洞,明儿咬坏一床被子。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