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点子,合适的活人(12)
神木
骡子的蹄声一消失,两个人就下手了。宋金明装着无意之中把点子头上戴的安全帽和矿灯碰落了。他这是在给唐朝阳创造条件,以便唐朝阳直接把镐头击打在点子脑袋上,一家伙把点子结果掉。唐朝阳心领神会,不失时机,趁点子弯腰低头拣安全帽,他镐起镐落,一下子击在点子的侧后脑上。他用的不是镐尖,镐尖容易穿成尖锐的伤口,使人怀疑是他杀。他把镐头翻过来,使用镐头的铁库子部分,将镐头变成一把铁锤,这样怎样击打出现的都是钝伤,都可以把责任推给不会说话的石头。当铁镐与点子的头颅接触时,头颅发出的是一声闷响,一点也不好听。人们形容一些脑子不开窍的人,说闷得敲不响,大概就是指这种声音。别看声音不响亮,效果却很好,点子一头拱在煤窝里了。
点子唐朝霞没有喊叫,也没有发出呻吟,他无声无息地就把嘴巴啃在他刚才刨出的黑煤上了。他尽力想把脸侧转过来,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的努力失败了。他的脸像被焊在煤窝里一样,怎么也转不动。还有他的腿,大概想往前爬,但他一蹬,脚尖那儿就一滑。他的腿也帮不上他的忙了。
紧接着,唐朝阳在他“哥哥”头上补充似的击打了第二镐、第三镐、第四镐。当唐朝阳打下第二镐时,唐朝霞竟反弹似的往前蹿了一下,蹿得有一尺多远,可把唐朝阳和宋金明吓坏了。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这不过是唐朝霞在做垂死挣扎,连第三镐、第四镐都是多余。因为唐朝霞在蹿过之后,腿桿子就抖索着往直里伸,当直得不能再直时,突然间就不动了。正如平常人们说的,他已经“蹬腿”了。
尽管如此,宋金明还是搬起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唐朝霞头上了。这一石头,他是在为自己着想,是为下一步的效益平均分配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石头砸下去后,就压在唐朝霞头上没有弹起来。有血从石头底下流出来了,静静地,流得不慌不忙,看样子血的浓度不低。血的颜色一点也不鲜艳,看上去不像是红的,像是黑的。在矿灯的照耀下,血流的表面发出一层蓝幽幽的光。在不通风的采煤掌子,一股腥气迅速弥漫开来。
唐朝阳和宋金明对视了一下,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这是他们联手办掉的第三个点子。
不知出于何种心理,宋金明上去把压在唐朝霞后脑上的石头用脚蹬开了,并把唐朝霞的身子翻转过来。刚把唐朝霞的身子翻得仰面朝上,宋金明就有些后悔,他看见,唐朝霞的双眼是睁着的,睁得比平时要大。他说:“看什么看,再看你也不认识我们。”他抓起煤面子往唐朝霞两只眼睛上撒。奇怪,煤面子撒在唐朝霞眼上,唐朝霞的眼睛不光眨都不眨,好像睁得更大了。唐朝霞的眼球上好像有一层玻璃质,煤面子一落上去就自动滑脱了。无奈,宋金明只得又把唐朝霞翻得眼睛朝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