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我的爱情呢

2022-09-19 16:18:0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秋分,对,擦伤,会好起来的,他只是擦伤。 不知道我是听从了医生朋友的劝,才想去医院看看呢,还是我只想去看看,一夜之后他好点没有。其实,我的目的很明显。我想,

秋分

 

对,擦伤,会好起来的,他只是擦伤。

不知道我是听从了医生朋友的劝,才想去医院看看呢,还是我只想去看看,一夜之后他好点没有。其实,我的目的很明显。我想,我真的从没像今天这么累过,醒了坐起来又躺回去。

随手打开床头柜的抽屉,找出温度计,38.5℃,不算高也不算低。往常,不到烧得脑袋发糊,我是拒绝去医院的,着实怕了得个小感冒便要从头到脚体检一番的感觉,耗时又耗心力。我习惯一切从简。如果可以,我相信谁都喜欢一切从简,包括对待爱情。

早上醒来后,照例是洗漱、码字。后来发现调成静音的手机里有三个未接来电,都是他的,我想可能有什么急事吧。这么多年了,我们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他一般只发信息,而不给我打电话,给我打电话往往意味着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情发生。我心里慌了一下,专注地端着手机,猜测各种可能。这个瞬间,手机成了某种重要的载体。

回拨过去,通了,一个颇有磁性的男中音出现在电话那端:“上午八点半开会,商量一下金秋诗文朗诵比赛的事儿,地点在第二办公区三楼会议室。”

会议是他主持的。一个多月没见,他看上去清瘦了不少,是夏天气温炎热的缘故吧,他不怕冷,但怕热。其实,他在会议上讲的内容,我压根儿没听进去。一来,我知道他的办事风格,不仅雷厉风行,且計划缜密。说是开会研究工作,基本上不是布置式的,而是告知式的,一切步骤已井然有序。这也是我钦佩他的原因。二来,有闺蜜托我向他求一张书法,一个月内催促了四五次,一直没机会跟他说,其实是看他每天东奔西波的不好意思开口,虽然他对我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会议结束已是午餐时分,吃过简单的工作餐,他应我的要求在工作室里忙碌起来。照例,他沏了一杯明前西湖龙井,慢悠悠地边喝边构思,我则展纸,磨墨。一个小时后,一幅龙飞凤舞的草书《点绛唇·秋分》呈现眼前:“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收好笔墨,我便和他一起去新闻照排室定稿过几天就要付印的两本书稿。我们各自扫码一辆共享单车,一前一后往目的地骑去。过了几条人行道、几个红绿灯,再过两个斑马线就到目的地了。

我跟在他身后骑车,头顶上空是明晃晃的太阳,脑海里浮现着他写《点绛唇·秋分》时的情景。六年来,不管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得到他的诸多照顾。去年我的右脚趾骨骨折,唯一的家人——我的父亲,年迈又离得远。母亲于几年前抛下我们父女俩独自远游,带着一身的病痛,走时正值秋分。于是,他便成了在医院里为我跑上跑下的那个“家人”。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