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春天夜凉,但也温暖(9)
寻亲
天亮了,我们睡醒后,早早就从人家院子里出来,道过谢后,接着赶路。
这个季节的早上还是有些凉意的,不过,我们走了一阵,身上就开始发热了。好在已经翻过了青禾山,走起来总算省劲一些了,而且娘脚上的红肿也神奇地几乎消失了。但前方的路看不到尽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青禾镇呀?”我问二爸。
“还远着哩,”二爸回答道,“这里离青禾镇还有一百多里山路,咱还得走四五天呢。”
“那过了青禾镇,路会好走一些了吧?”娘也问道。
“我去过清水县城,往南去过延城。往北,从来没走过。”二爸蹲在地上,整理着被狼啃烂的行囊。
娘的包袱和狼搏斗时塞进了狼嘴里,有的衣服已经彻底被撕烂,不能再要了,看来只能丢弃了。有的衣服破了口子,缝缝补补也还是能穿的,娘舍不得扔,左看看这一件,右看看那一件,心里纠结得很。
“延海,要不东西还是别丢了,都带走,还能用哩。”娘十分心疼地说。
二爸抽着旱烟锅,火星子一冒一冒的,他瞅了瞅那堆衣服:“大嫂,按我哥的官职,沈阳城又是大城市,生活条件应该不错,到时哪里还穿得着这些衣服,让哥添置些新的就是了。”
“可是老孙是给国家干活儿的,咱也不能用他的工钱乱买东西啊!”
二爸笑了:“你们是两口子,还分个啥你的他的。你们要是穿得破破烂烂,对我哥影响也不好。还有,咱这一路还长着呢,少拿一点东西也省力气。”
娘低着头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将那些破衣服扔在了路边树下,走的时候,还忍不住一步三回头。
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我们这一路不就是一个“丢掉”的过程吗?过去的东西一件件丢掉,又一点点向新的东西靠近。
我们三人继续上路,接下来的几天,我只觉得腿都麻木得像要断了。头发木,口干舌燥,只知道机械地低着头迈动双腿,也不知翻过了多少山峁,经过了多少个垭口,蹬过了多少条小溪。
我和娘在清水县圆明村生活了这么多年,但对于圆明村之外的景象都十分陌生。我不知道跨出小山村,还有这样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对父亲的期盼,对“远方”的执念,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成了我赶路的唯一动力。想起就会惦念,惦念就会有力气。
忽然,二爸一指远处:“看,无量河到了,过了河,就离青禾镇不远了。”
我顺着二爸指引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弯曲的河流划过远方的地平线。太阳照耀下,河水泛出亮闪闪的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飘向远处。
春风吹在无量河上,河水打着小漩涡,哗啦啦地流向远方的毛乌素沙漠。河两岸有许多红柳树已经开了新芽叶,远处隐约有悠扬的歌声飘来,那是信天游。我在家听王婆姨唱过,歌词我还记得几句:“大雁雁回来又开了春,妹妹我心里想起个人,山坡坡草草黄又绿,又一年妹妹我在等你……”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