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学教程:短篇小说的写法

2022-09-21 14:51:23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短篇小说的一种建构,1998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的开头。起因是,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女人上集市买了一块猪肉,回家的时候她上了一趟厕所,把肉挂在

短篇小说的一种建构

 

1998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的开头。起因是,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女人上集市买了一块猪肉,回家的时候她上了一趟厕所,把肉挂在厕所的竹篱笆上,出来一看没有了,从此就天天站在自家屋后骂偷肉的贼,后来把自己骂疯了。

这里面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时间:写的是70年代初物资匮乏的年代。第二是厕所:当地人不叫“厕所”,这样叫法太洋气了。大家都叫厕所为“茅坑”或“茅厕”。这种茅坑有的是一口大缸埋在土里,有的是挖一大坑,砖头沿坑壁砌满,再用水泥糊紧。最差的茅坑就是挖一个露天大坑。但不管是哪种茅坑,它一样有着人类的羞耻心,证据就是每一座茅坑周围都有屏障。做屏障也很简单,一般就是挖一道浅沟,把竹竿、芦苇什么的竖立在浅沟里围成一道栅栏。这道栅栏不遮风不挡雨,也就是隔一隔人的眼睛而已。年份久远的茅厕,边上会长出野树,桑树、柳树、楝树、榆树等等,野树越长越大,上面落满鸟儿。

我很熟悉茅坑。我六岁跟着父母从苏州到苏北乡村,乡村里的很多事,我父母都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或者我自己单独一个人,走村串户。肚子饿了,找一家门庭显眼的人家,朝人家门口一站,报我妈的名字,人家就会给一点吃的。我妈是那里的中学老师,也是方圆十几里唯一的“赤脚医生”。她事情太多,管不了我,任我在乡间游荡。

疯女人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听来的。到底谁说的,我忘了。那时候没有电视,仿佛全世界都流传着故事。

我是把这个故事当成笑话一样来写的。当时大家也是把这个疯女人的故事当笑话一样来讲的。

这篇小说没写完就搁下了,因为觉得即使写完也是无意义的一個故事。

过了四年,2002年2月的一天,我突然又想起小时候四处游荡时听到过的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有一位生产队里的干部,老去一家下放户家里,下放户家的妈和女儿都和这位干部有染。这个故事让我很是害怕,因为我经常碰到那位妈和女儿。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是,那位女儿的脸上有着深深的悲哀,从不掩饰。她走路的时候像梦游,是因为沉浸在悲哀里吧?我认识她,但我从来不敢和她说话。

这种道听途说的故事并不足信,但是小孩子没有辨别能力,非但全信了,还会难过或害怕,并且永远记在心里。

所以,我们记住的东西往往和事实无关,它脱离了事实臃肿的外衣,依托某种凭空延伸的情绪,通过一个秘密通道,朝天空高处飘荡。

于是意义就出来了。这个过程很有趣。

疯女人、队里的干部、下放户、偷情的女人……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