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文章好坏的关键是要诚实(2)
世界上最深沉的情感
淮河是一条位于长江、黄河之间的第三大母亲河,民间有“淮河丰,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说。诞生在淮河中游的花鼓灯艺术,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以及后场小戏,大致形成于宋、元,发展于清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上个世纪的兴盛时期,“每个乡镇至少都有两个以上的花鼓灯班子,有的达三四个之多,形成了万众齐舞花鼓灯的空前盛况。可以说,花鼓灯艺术较完整地保存了淮河流域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民俗、风情的记忆,记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体现了淮河流域人民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的变化等。这种民间自然状态传衍的文化,更接近人性本真,蕴含着深层次的人文价值。”接下来,作者孙禹欣喜之余,担忧更甚:花鼓灯这门兴于农民之手的艺术,却由于其民间的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它的传播和发展,加上进入新时期新时代,电视、互联网、手机自媒体等娱乐形式的普及和流行,花鼓灯等一大批民间艺术,竟然一个个都变成“老古董”,纷纷被人们束之高阁,敬而远之了。
我们该如何拯救花鼓灯艺术?我们想要的答案,我们的花鼓灯艺人的故事,还有花鼓灯的今天明天,我告诉你,作者孙禹都在《大河灯魂》这部作品里说完了。亲不亲,故乡人啊!孙禹先生旅美生活20年,唱了40多年,爱了文学大半辈子,他的文字充满了对于家国的愁苦悲喜,乡愁非常浓烈,非常浓烈啊,好像760的衡水老白干。2013年初,我曾经读过他的散文《我的农民清轩叔》,将“我的父亲清水”和“清轩叔”一对农民兄弟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际,赤裸裸地剖析开来,令人百感交集。文章里,他对于苦难的体会,对于父辈人的漂泊与困顿中的那份感恩,对于自己人生和希望的走向,别于常人。鲁迅在小说《少年闰土》里也写了一位旧时代的农民,愚昧而麻木,用笔极尽嘲讽,鞭挞了国民的劣根性。而孙禹《我的农民清轩叔》里的文字,关注关心农民群体的冷暖,亲切,温暖,以情动心。唐代诗人宋之问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乡情浓浓。他孙禹何尝不是呢?所以,他写故乡的人和事,故乡的人文风物,深沉,真挚,诚实,都是着了浓浓的水墨了的。
世界上最深沉的情感,不是大山大海,不是你的泪水,而是你写在纸上,变成文字,捧给你的读者。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