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回忆散文:上海知青会武功

2022-09-22 17:12:02 来源:文言阁 作者:秩名
导读:桃花红 梨花白,我下乡插队的地方,在赣东北的一个林场。 林场的后山坡上,有一大片桃林。桃子成熟的季节,漫坡都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知青们每天早晨的工作,就是钻进桃林中

桃花红 梨花白

 

我下乡插队的地方,在赣东北的一个林场。

林场的后山坡上,有一大片桃林。桃子成熟的季节,漫坡都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知青们每天早晨的工作,就是钻进桃林中,选择着采摘那些已经成熟压枝的果实。一只只桃子水灵圆润,一天催着一天地露脸,不赶紧采摘,就会熟透,有的掉落在地上。这个季节,林场每天都要安排知青上街卖桃子,一担桃子挑出去,只要收回18元钱,就记一天的工分。

我们这几个年轻的上海知青,从来没有做过买卖,在大庭广众之下去沿街叫卖,都有些害羞。我第一次挑着桃子上街去卖,是与一位女知青搭档。

车站边上,有个卖水果的小摊子。摊主见了我们,自然是不欢迎的。我们选择一个远离他的地方,把桃子一斤斤称好分开,用纸袋装好。只要来往的汽车一停,我们就迅速迎上前去,向着车窗举起装着桃子的纸袋,高声叫着:“桃子,桃子,8分一斤,两斤一袋!”那时候,人心单纯,我们从没想过用个小、质差的桃子垫底,做欺骗别人的事,买的人也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个袋子里的桃子会不会短斤缺两的问题。汽车到站,停靠时间很短,乘客一般不会下车到水果摊前买东西。我们凑近车边一吆喝,车内递出钱,我们送上桃子,买卖则顺利成交。所以,每趟汽车到站,或多或少总能卖出一些桃子。

太阳西斜的时候,我看到筐里的桃子已经不多了,掏出一天的进账数一数,竟然离林场的收入要求相差无几,心头一阵兴奋。这才发现,早晨出来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吃过东西呢。想到林场“尽力将每天的桃子卖掉,不要带回来”的要求,筐里剩下的桃子必須尽快推销出去。在“8分钱两斤”的吆喝声中,又卖出了几斤,最后,我们索性把筐里的桃子全都倒在地上,分成几堆,高声招呼过往路人:“水蜜桃,一毛钱一堆”“一毛钱一堆!”

不一会儿,桃子全部卖完了。

那个季节,我们每天延续着这样的生活,晚上从地里干活回来,衣服上的前胸后背,都会挂着一块一块白花花的盐碱汗渍,回到宿舍,连饭都不想吃。

知青中有人提议,顶着烈日劳作,不如趁着夜晚或清晨的凉爽时间,不分个人责任区,知青一起行动,上山搞一次“突击”。大伙儿觉得这个建议很新鲜,不仅同意,而且心中都充满期待。

次日三更,全体知青起了个大早,披星戴月进入山中。山涧的凌晨安静极了,没有一丝风,林中的树叶动也不动,崎岖的山路上,只有我们的脚步声。

山里的地块,是前几年开垦扩展出来的,顺着山势,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和层面,有些地块的分布,间隔距离比较远。此时,面对深幽的山涧,黑夜的清净,空旷的无助,多少让大家有些失望,几个女知青甚至感到有些害怕。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