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摘选:渠川家世
渠川谈家世
曹凌云

读过长篇小说《金魔》和《官痛》的读者,不难发现在国难当头、社会动荡的清朝末期,充满那种官官、商商、官商、父子、夫妇之间错综复杂、互相倾轧、唯利是图的关系,同时也不乏商人的大义气节、为官的奋发图强和匹夫的临危不惧。作者渠川,祖籍山西祁县,曾祖父渠源浈是祁县有名的票号财东,祖父渠本翘是山西著名的早期实业家,他以曾祖父、祖父辈的经历为原型,在《金魔》和《官痛》中,成功塑造了票号财东沮源潢、内阁中书沮乃翘等人物形象,描绘出一幅纷乱、诡奇的晚清社会图景。
我与渠川先生是忘年交,多次听他漫谈自己的家史,他谈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以及他们在商场官场中的无常人生和大起大落中的人间冷暖。从他的叙述中,我仿佛听到了渠家几代人的悲欢曲。
一
渠川的先祖,于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从山西长治上党一带迁到晋中的祁县,在祁县长住并以经商为业,从经营茶叶到创办茶庄,从贩运食盐到开设票號,渠家慢慢积累起大量的商业资本。到了渠川曾祖父渠源浈这一辈,渠氏家族的商业进入全盛时期,达到了顶峰阶段。
渠源浈,字筱州,号龙川,自幼聪明好学,因父亲早逝,辍学主持家业。经营票号以来,他诚信为本,洞烛机先,知人善任,精明能干,在咸丰十年(1860年),他和本族兄弟创办了百川通票号;在同治元年(1862年),他又与本族兄弟创办了存义公票号,同时独资创办了三晋源票号。他家业日隆,成为了大票号商,被当地人称为“旺财主”,是山西票号业中著名的资本家、最早的实业家。到了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渠源浈三家票号所拥有的资产,根据《清稗类钞》等传闻,在山西票号里名列前茅,共拥有三百万至四百万两白银。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但到底有多少?应该是个永远的谜团,因为票号里的资产详情对外是保密的。票号亦称票庄,出现于清道光初年(1821年),是我国银行的萌芽形态,在金融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帮势力为主。
渠源浈在光绪初年(1875年)捐资而得员外郎,并在刑部广东司做了一年半的“实官”。渠川曾在北京故宫的档案中,查到曾祖父值夜班的签名和亲笔写的请假条。在刑部广东司,他被大司寇桑文恪所赏识,与同事杨深秀(后来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笃敬(后来成为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关系甚好,还与一些刑律专家一起精研律义,颇有心得。但是,他见清政府无能,吏治腐败,军队废弛,民生凋敝,再加上当时列强环伺,遂辞官回归故里,继续走他的经商之道。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