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一块瓦片

2022-08-20 15:41:1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我从这个世界捡起一块瓦片,房子是在住熟以后慢慢变宽的 女人在编扎茅草,男人在破竹子。 一根竹子棱起一圈圈竹节。每一个竹节里都装着一个等待打开的孔洞,每一个打开的孔洞都会显出惊讶的

我从这个世界捡起一块瓦片

 

房子是在住熟以后慢慢变宽的

女人在编扎茅草,男人在破竹子。

一根竹子棱起一圈圈竹节。每一个竹节里都装着一个等待打开的孔洞,每一个打开的孔洞都会显出惊讶的样子。最初那道竹节开起来有些难。破开时那一声响,像是带着痛。天啊,这个人是多么善于把竹子破开!接下来就用脚踏住竹子的一边,手拉另一边,抱紧的竹箍就这样一路响过去,像踏着节点唱歌一样。中间把竹子换一下边,再拉,响声很快就到了竹巅上。破开的竹子变得这样柔软。竹子跟木头不一样,就像女人跟男人不一样。

女人用破开的竹条编扎茅草。茅草和竹子都跟女人一样,根留在娘家,身子到了这里。这里就是家。竹子编扎好的茅草,盖到前檐,盖到后檐,趴成人字一样。天底下的女人总是把背弯成这样。

女人更多的是从里头来看一座房子。从里头看房子的女人,比男人更懂得房子。女人本來就是一座房子。装在房子里的人,都在女人的房子里面装过。

一座房子,从外面看觉得小,到了里头才知道,要有的东西都有。每一样东西都待在它应该待的地方。从一件事物连到另一件事物,各是各的路径。房子是在住熟以后慢慢变宽的。

屋里的生活是在傍晚,从伙房开始的。傍晚的火光不像白天,在靠墙的烟炱上一躲一闪的。傍晚的火光会立得很高,会跑到周围的事物上去。女人伸手去拿一只碗,一根硕大的影子就会跟着越过吊壶和铁锅,越过一条凳子,一下通到对面的墙壁上。火光使屋里的一切变得都亲切生动起来。先是一只凳子,它的一只圆角变得这样愉悦。火光沿着那里爬上来,整个凳面在闪光,在笑。一只瓜瓢被火光舔出的臀面。

钵和瓦盆。火光从盆沿滑到内壁,一闪一闪在荡。女人的身子里面突然就有了一种受孕似的感动。

伙在火塘里烧,水罐里煨着水,瓦盆里那块冻硬的洗脸布褶皱得跟山一样。男人从外面回来了。水罐里的水沿着盆壁滑入盆中,团着洗脸布往上爬。水够着的地方,坚硬的山旋即软下来,没入水中。在最后的山峰那儿,水歇了一下气,湿印一点一点往上移,耸起的坚硬沉入水中,柔软得跟水藻一样。

伙房其实是家中诸多事物的核心。伙房东边有一间睡房,睡房里有一张床。一些事情要到床上完成。可是,在一个待在伙房里的女人看来,床上那些事都是在伙房里备好了,再拿到那边去的。不管你要用的是哪一段,先得往身子里头吃东西。睡觉也得有力气,有力气才睡得好。

她并不觉得睡房有多小。睡房无非是搁下一张床。除了床,还有地方扔下鞋子,还要什么呢?鞋子一扔,睡觉还是办事都交给床。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