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神奇的海龟(5)
神奇的海龟湾
4
现场,我们看到了海龟真正的“产床”,5000 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分开隔着一百多个大小不同的海龟池。海龟见我们站在池边看它们,顿时“人来疯”,在池子里翻滚划水、嬉戏,那兴奋样似乎在说,游水给你们看,掉转头的动作美不美?俞科长指着海龟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是太平洋丽龟,除了那三个是玳瑁,都是太平洋丽龟,是全世界最小的海龟,成年以后就是这么大,都是一级保护动物。你们别看它的嘴巴那么小,可它像铁锤(北方人说的榔头)一样坚硬,它在海里喜欢吃贝壳,发现贝壳后就用嘴把贝壳砸烂,然后吃里面的肉,这是大自然的进化。这个受伤的小海龟是本地渔民送过来让我们救治的,我们给渔民发“海龟卫士”的锦旗,另外给300~500 元的奖励。
李师傅说他在这里已经做了30 年了。我们听了很感动,就问他,你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怎么跟海龟结的缘?能不能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他点头笑了笑。
李满文师傅说,上世纪90 年代,中國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全国人民都有一句口头禅叫“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那时我刚高中毕业,不想种田,又找不到工作,一心想南下赚钱!于是就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广州。到广州后又不知道要往哪里走,被出租车司机好像卖猪仔一样兜来兜去,辗转了好多地方,后来就随一大帮老乡来到惠州。在惠州我们打散工,做搬运工,什么活都干。听老乡说在惠东工作还可以,于是又来到惠东,在县城又干了一段时间。
1995 年,我行上好运了,遇到在港口打工的一位前辈,现在他已经去世了,他问我要不要跟他去养鲍鱼?我想养鲍鱼恐怕没做搬运工那么辛苦吧?于是我就跟他到了港口,在大澳村开始学养鲍鱼。干水产行业我是外行,但我不懂就问,虚心学习,诚心请教,跟着老板慢慢学,一步一个脚印,多琢磨多思考多问,工作就慢慢上手了,后来被提升为带班兼技术员,最早是在下面那个鲍鱼场,后来就到了这边,一干又好几年。
养鲍鱼场地隔壁就是海龟保护区,那位前辈做保护工作时我也跟着学,如对海龟的处理,这就间接地加入到保护海龟这个行业,后来对海龟的护理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对保护海龟的过程也很熟悉了,有时候救助海龟的护理也拿到我们这里来处理,我做到位了,得到大家的赞扬,慢慢地就这么过来了,不久就到了海龟站工作。2010 年,我回老家探亲时,把我爱人和两个孩子也接来了,现在孩子在这里上学,我爱人也干这个。惠州人不排外,他们常说,新惠州、老惠州,来到惠州都是惠州人。现在我是正式工,孩子在这里读书,今年考大学了。
李师傅指着池子第一排第一个海龟说,这个小海龟右下肢被鲨鱼咬掉一块壳,没有腿,渔民送来时它很脆弱,我们把它救活了。说着就下池子把那只没腿的海龟轻轻地抓上来,活泼的小海龟虽然没有后腿,但强健的前腿在有力地跃着。海龟有的是渔民发现送上来的,有的从沙堆爬出来的,这里的渔民保护意识很强,他们会把受伤的小龟送到保护站,我们为它消炎,帮它处理伤口。每次我都要检查很多遍。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