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二伯家后面那棵老榕树(2)
二伯
二伯为人老实,四十多岁才娶到老婆,令不少人羡慕。要知道,村子里比他年轻十来二十岁打光棍的人大有人在呢!有人曾取笑他说:“老二啊,你这么大年纪才娶了媳妇,还能不能生孩子?如果不能,我可以帮你!”二伯从来不会搭理他们,每次都是笑笑便走开。几年后,二伯的第一儿子降临人间。老来得子,乃人生一大幸事。接下来的几年里,二伯家一连降临三位公子,就像连续中了三期六合彩,可把他乐开了花。高兴之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一家六口人挤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泥房里,填饱肚子还是个问题。
二伯一生无技术,只能靠干点体力活养家糊口。村中有位包工头,专门在方圆的农村承包农家人建造房子的活,他多半是同情二伯,愿意带上了他去干一些建筑碎活,比如,泥浆搅拌,完了,就帮砌砖师傅传砖块,一刻也不能歇,而砌砖师傅不同,可以在工作中任何一处的地方放下手中的砌砖刀,专心致志地说着别人的夫妻趣事。他们说到高兴的时候,也会拿二伯少妻老夫的事作为开心的素材,但二伯总是在他们的说说笑笑中将一桶桶的水泥浆提到砌墙师傅前面,完成了他每天在建筑工地最苦的事,一干,就干到78 岁。特别是他72 岁那年,大儿子该成家了,总是拥挤在一间房子里可不行,得想办法建一间新房子。可生活就像那间房顶满是窟窿的大瓦房,每次补完了可下雨的时候总是会有新的窟窿在滴水,每次拿到这点微薄的连养家都成问题的工资,何谈盖新房!他问遍了所有的堂兄弟和亲戚朋友,却一无所获,最后帮他盖上了三间平房的是他跟了几十年的那位包工头。包工头帮他先盖好房子,工钱在将来的工资里慢慢扣除。他是个毫无一技之长的农民,连水稻都种不好,却养活了一家六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二伯走的前十天,我隔壁的堂哥老家的新房乔迁,邀请了不少亲戚朋友前来贺喜,堂嫂一早就把前一晚泡好的人参汤喂给二伯,二伯只喝三分之一,其余的都从嘴角两边溢出来。
二伯临走前一天,四伯的孙女要出嫁,四伯母前一天晚上就开始给二伯喂人参汤。四伯孙女顺利出嫁后的第二天早上六点多,二伯走了。
整个家族上上下下的人都说二伯爱这个家族,让大家都办好所有的喜事,才走。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