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农历七月十四

2022-08-21 20:29:3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七月半,赤日炎炎的夏日里,是会遇见七月半的。 七月半,农历七月里月亮最圆的一天。生活中正忙碌着的我们,应该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这一天是要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

七月半

 

赤日炎炎的夏日里,是会遇见七月半的。

七月半,农历七月里月亮最圆的一天。生活中正忙碌着的我们,应该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这一天是要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的。小时候,就有年长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逝去的爷爷奶奶在过年哩。就有小伙伴们叫起来:这一天是“鬼节”。“鬼节”,就是鬼的春节了。但即使是年幼的我们,对“鬼节”也并不害怕。

因为这一天,是我们逝去的亲人们的节日。

我还只是读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刚进七月,父亲就张罗开了:“今年你来给爷爷奶奶写袱包吧。”第二天,父亲就上街买来了钱纸(专门用作纸钱的纸张),小心地裁成书本大小,整理成一小叠一小叠。然后,拿出纸戳(铁制的,一端有锋利的圆形小口,是做纸钱的工具),用根木棒敲打纸戳,一下一下地戳在一叠一叠的钱纸上。我呢,就在一旁将戳好的纸钱一张一张地撕开。父亲说,这就是爷爷奶奶们的钱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撕,生怕撕破了,让爷爷奶奶不好使用。有了纸钱,得包上封皮,像包新书一样,用钱纸做成的封皮将十来张纸钱包成一小包,这样就成了袱包。袱包是有数量的,父亲心中有数,会计划着写给逝去的亲人,谁几封谁又几封。

我不知道怎样写袱包,父亲就先写好影本,然后让我照着他写好的袱包写。我的毛笔字也写得不够好,就想用圆珠笔来写。父亲说,圆珠笔写的爷爷他们看不懂哩,这下正好又可以练习毛笔字了。父亲是个教师,字写得好,当然不会放过训练我写字的机会了。袱包上是有人名的,我记得给爷爷奶奶写得最多。父亲写:孝男均柏(父亲名)寄,故显考……中元,上奉袱钱二十八包。袱包反面是个大大的“封”字,当然只能是收信人收了。我最喜欢写这个“封”字,还像父亲一样写成草书的样子。父亲写什么,我就写什么,内容不懂,我就问。那时,才读二年级的我,就知道什么是“孝男”,什么是“故显考”,什么是“中元”,在伙伴面前也是一番炫耀。父亲说,明年就署上你的名吧,写“孝孙金虎寄”(“金虎”是我的小名),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爷爷奶奶在天有灵,知道他们的孙儿在给他们写袱包,送纸钱,他们肯定会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保佑我学业有成的。后来的我,能读书走出去,应该和爷爷奶奶的保佑有关吧。

父亲有个哥哥,名叫明武,不到十岁就夭折了,父亲说:每年得为你明武伯写几封。他就自己写起来,边写边对我讲明武伯的故事。同族的亲人中也有去世的,父亲也一一写来,写多写少由父亲决定。末了,父亲说,还得写两封。一封写给那些找不到家的孤魂野鬼,让他们也有钱用;一封写给“车夫”,爷爷奶奶这么多的钱了,不请车夫怎么行呢?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