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路长情更长,今生不够,还有来生
今生不够 还有来生

父亲的生日,他从来说不清。
七岁时,父亲被比利时神父带到贵州安龙修院读书。小学毕业回到家,才知奶奶已病故多日。他们兄弟姊妹六人,全靠爷爷一人操持,哪里还顾得上孩子们的生日。以后离开家到盘县和贵阳上中学,更没有条件和机会过生日了,“生日”的概念在父亲脑子里基本消失。
不想继续在教堂读书的父亲,偷跑到四川宜宾,在当地报名参军,当了一名部队教员。1958 年,响应国家号召,随百万官兵奔赴边疆开垦北大荒,四十年的青春热血,播洒在中俄边境线那片白山黑水的土地上。父亲一生辗转劳顿,哪里记得什么生日。退休后,回到南方,和已在南方工作的子女们生活在一起。
渐进老年,我们给他庆生,他一会儿说是冬月,一会儿说腊月;一会儿说10 日,一会儿又说20 日,犹疑模糊,举棋不定。我就来个干脆的,直接定在3 月9日。理由是:3 月8 日“妇女节”,3 月9 日俗称“男人节”,好记!这么一说,老爸便也接受了。
记得2016 年3 月9 日,父亲八十七岁生日,我和丈夫商量,不请人,不摆席,吃野生甲鱼长寿面,简简单单又不乏寓意。
我买了一个小蛋糕,上面插上7 根蜡烛,祝贺父亲“七周岁”,父亲仰头一阵大笑,在我们对他的祝福声中,一口气将蜡烛吹灭。
饭中,贵州堂哥来电话,先是寒暄几句,然后说道:“我三伯的事,这两天办好了。一米六宽,二米长,柏树,质量是非常好的……你看怎么样?”
父亲耳背,话音听不清楚,可他会看表情。说到这个话题,我转身走到走廊。
“当然啊,当然啊,大哥你们看行就行,我没经验…… 可是,可是,爸爸是全…… 还是灰…… 盒子……回去呢?湖北离贵州这么远。”
“ 那呀,当然是全…… 的最好,实在不行……
怕……来不及了,就……那啥也行。你要看嘛,看他恼火了,就提前,赶快开車回来。”
我和远方的大哥谁都不愿说出那个敏感而忌讳的字眼,便心照不宣地一停一顿地打着哈哈。
“是啊,大哥,只怕他心脑血管,没啥预兆,就那么……一下子……就来不及了。”
“那倒是的……可怎么办呢?仔细着点,再说吧。”
人活着,去谈论死亡问题,心情不免无奈和沉重。放下电话,迅速换成笑脸走进房间。
拿起杯子,微笑地望着父亲:“为老爸干杯,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又故作轻松地问他:“爸爸,明年八十八,您非常在意的米寿,准备在哪过呢?回老家吗?”
“随你定吧,明年也行,九十岁回去也行,只是,我还能活到九十岁吗?”
“那还用说?我老爸身体棒着呢!您的目标应该是一百零五岁!”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