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路长情更长,今生不够,还有来生(2)
今生不够 还有来生
“哈哈!哈哈!那是不可能的了!”最喜欢听父亲的大笑,那么爽朗开怀。父亲接着补充道:“活多久我都不在意,就是明天死我也没啥惋惜的,我的宗旨是,活一天健康一天,绝不瘫痪卧床,给儿女们添麻烦!”
父亲的确是一辈子不求人,不愿给人添麻烦的人,言谈间总是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人生规律是谁也躲不掉的,即便死,也要死得体面尊严。为此,他相当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经常做深呼吸和身体穴位按摩。正是这几十年来养成的好习惯,帮助他一次次绕过生命暗礁。父亲却开玩笑说,是圣母玛利亚开恩,对他这个从小在天主教堂长大,后来命运多舛的“天主教徒”的关心照顾。
父亲的心脏病已相当严重,大小血管堵塞达到80%以上,用“命悬一线”形容都不过分。稍一爬坡或快走,就会冒虚汗,心绞痛。但医院出于多方面考虑,不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做心脏搭桥,我们将病况的严重性对他做了隐瞒。每当看到父亲气喘吁吁地捂住胸口的样子,真是既心疼又无助。有心的爱人便想到应该请贵州大哥帮忙,提前为父亲准备好后事,以免事情突兀措手不及。
吃罢晚饭,我挽着父亲的手臂,在幽静的小路上想再多走一会儿,好像很久没陪父亲出来散步了。我们走得很慢,慢慢地脑子里就想起了什么。
是的,好像也是这月光,也是这手臂,也是这样的夜晚,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还只五六岁的我趴在父亲宽厚结实的脊背上似睡非睡,爸爸的大头鞋踩着结实的积雪,在月光映照的莹白世界,一路“嘎吱、嘎吱”地响回家。那是四十多年前啊,怎么仿佛就在昨天?而我眼前的父亲,就像年久失修的老屋和失去弹性的皮筋,稍一用力就会坍塌绷断。
天若有情天亦老啊!我心饱含月光浸润的忧伤。
这么多年来,忙工作、忙子女、忙事业、忙应酬,大把时间被人情事故、交友娱乐以及无数的琐事分离切割,真正拿出来陪伴父母的时间有多少呢?像现在这样挽着父亲的手臂,在堤边月下散步的情景真的没有几次呀!咀嚼眼前一分一秒似水东流的痛感,体会到每一瞬的流逝都无法倒转的茫然与遗憾。
沉默中父亲突然开口:“吃饭时接电话,你大哥都对你说什么了?”我心一惊,寻思着父亲耳背应该不会听到我在走廊说的话,便若无其事地回答:“没说什么,他在问您身体如何,还说请我们全家今年春节回去过年呢!”
“嗯,我是想回趟老家,不过不是春节,而是清明节。我想买只全羊祭祖,然后把羊杀了,宴请老家亲戚,算是对族人的答谢吧。”
我们贵州老家在盘县普古区苏座岩博,饮食上多以吃羊肉为主,遇有婚丧嫁娶,有宰羊杀羊以示庆贺的习俗。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