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图书馆之谜
寻书人

冬天过去,白天开始变长。我上午在外办事,到家时已是下午五点,加之当天还有急稿要赶,需要写到很晚,各种事情乱作一团,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时间充足的时候到底干什么去了呢?怎么就不能如约完稿呢?……我在脑子里千百次反复地后悔着,脚步沉重地上了楼梯。我住在一栋多户住房的五层,到了门口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
“是你吧?”
一个陌生女人站在楼梯口问我。除了热情过度的传教者,我实在想不出来还会有什么人来家里找我。假如是传教活动,应该不会连我的名字也知道吧。我犹豫着点点头:“没错。”女人立刻向我点头致意。
“您好!”
简单问好之后,女人望着我。她穿着一件黑色针织衣配牛仔裤,羽绒坎肩配运动鞋,脚边还放着一个黑色手提包。着装如此简单,不像是出远门的样子,年纪也看起来与我相仿。我等她主动说明来由,她却什么也没说。
“什么事?”我忍不住问道。
女人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般开口答道:“你是那里的会员对吧?”
她说出了我家附近的一个图书馆的名字。那家小型图书馆建于几年前,藏书不多,只不过距离很近,我便经常光顾。
我点点头。我最近从那里借了一本书,说不定她是来催我还书的员工。“您是那里的员工吗?”我问了一句,却又很快改变了想法。因为我是长期借阅,距离还书日还早,再说也从来没有见过图书馆的员工亲自找到会员门上来。
有意思的是女人的反应。她听了我的问话,脸上现出一种奇妙的表情,像是一个编造了一句完美谎言的孩子。她嘴唇动了几次,叹了一口气。
“我不是那里的员工。”女人苦笑着说道。她看起来并非擅于说谎的性格。
“不过,也有些关系。”
“图书馆吗?”
“不是,跟你借的那本书。”
我借的书?女人向我靠近了一步。
“把你借的那本書转借给我吧。”女人语调缓慢却一丝不苟,“我需要那本书。”
真是莫名其妙。女人站在离我两三步远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所以,”我将目光转向半空,“你是来向我借我在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我琢磨着女人的来由。
女人点了点头。
“你知道我借的什么书?”
“《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女人快速回答道,“你上个月借的对吧?因为是长期借阅,理应下个月归还。”
什么事啊这是?
“你怎么知道的?”
“什么?”女人立刻反问道。
“我借了什么书,这可是我的个人隐私。”我轻轻皱了一下眉头。“你怎么会知道我借了什么书?再说了,”我继续追问道,“你又是怎么找到我家来的呢?”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