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图书馆之谜(3)
寻书人
还好,我又想起了其他几个相关调侃。图书馆的怪异之事,便是《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卷借出一段时间原物归还,却又借走了第一卷。要问比这更怪异的事?那当然是此刻在家四处翻找这本从图书馆借来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有陌生人突然找上门来。
我翻找了一段时间,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用普通方法恐怕找不到这本书了。我有一个找书的独家秘诀。过程略烦琐,不过,只要按照这个秘诀,肯定能找到。我正准备正式找书,电话却响了,出版社催我交稿。我回答说一定尽快交稿,随后挂掉电话,趴在书桌上开始工作。
总算完稿,我舒了一口气。窗外,夜幕已经降临。改稿前需要一点休息时间,刚好我也肚子饿了,于是穿好衣服,打开玄关门,准备出去简单买点吃的。
我看到女人坐在楼梯口。
开门的时候,我的确想过,说不定女人依然等在原地,所以还好,没有被吓到。女人坐在漆黑的楼梯口,呆呆地望着我。
“现在这情况,也太怪异了吧?”我尽量语气平淡地说道。
女人没有回答,只是望着我。
“请换位思考一下。”门口的感应灯自动灭了,四周漆黑一片。“你一个人住,突然有一个陌生男人找上门来,不由分说跟你索要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你不会害怕吗?”
黑暗中只能看清女人的大致轮廓,她低下了头。
“我当然懂得这一点,”她叹了一口气,“我比你更懂。不过,我也是迫不得已。”
我伸手在脑袋上空挥舞了几下,感应灯又亮了。
女人立刻抬起头,毫无顾忌地望着我。迫不得已,为什么呢?不快、愤怒、警惕等复杂心情全部败下阵来,好奇心占据了我的头脑。
“没问题。”我打开玄关门,“可我不知道书在哪里。虽然很确定就在家里,却得好好找一下。”我说:“你等等吧。”
女人原地起身。我进了屋,没有关门。
我重新开始找书。女人在过道里走来走去,感应灯忽明忽暗。女人在楼梯口从下午一直坐到了晚上。在她等待的那段时间,感应灯闪烁了几次呢?我向玄关探过身子,望着女人。刚好灯灭了,我望着黑暗中的女人说:“似乎需要点儿时间,你进来吧。”
女人望着屋内,似乎有点犹豫。
“觉得不方便的话,开着门就行。”我赶快补充了一句。
女人扑哧笑了一声,进了玄关,关上了门。她脱掉运动鞋之后,缓慢地移动着脚步,十分小心。我提议她坐在沙发上。她在客厅里站了一会儿,环视着一字排开的书架和随意摞起的书堆。家里来了陌生人,我很不舒服,于是更加认真地找书。
“书真多。”女人说。
本打算回答一句“这是我的工作”,又觉得没有必要,我便没有开口。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