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历史记录:母亲的河(3)

2022-08-22 15:27:47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塘河记忆三则,坐着河轮去上学 我的父辈和老师们,很多都是勤俭中学毕业的。 说起温州市勤俭中学,先得说说头陀寺。头陀寺(旧称密印寺)坐落在白象鹅湖村头陀山

塘河记忆三则

坐着河轮去上学

我的父辈和老师们,很多都是勤俭中学毕业的。

说起温州市勤俭中学,先得说说头陀寺。头陀寺(旧称密印寺)坐落在白象鹅湖村头陀山麓,因寺门外左侧一座山名为“头陀山”而得名。沿温瑞塘河,过了白象街却又未抵达帆游村的路途上,在右边的山坳里忽然呈现出一处雄伟的寺院,它就是温州地区有名的古刹——头陀寺。这里曾经是“温州勤俭中学”的所在地。那时走塘河从温州到南白象河轮只需一角多,是人们首选的短途交通工具。在鹅湖或者帆游上岸,约莫走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山边学校。

勤俭中学创建于1952 年,校址借用原来头陀寺。

这里三面环山,前面小桥流水,山边溪水潺潺。学校刚建成时,大部分学生的宿舍和师生食堂就在寺院内,空荡荡的大雄宝殿成了学校的会场和食堂。全校师生勤工俭学,以勤劳的双手,在学习之余,在山坡梯田上开拓了运动场,并在运动场的东边山脚下建立了体育馆,并划拨近学校的水田50 亩作为学生实习基地,边学习边劳动。学习劳动之余,那时流行拉练,周边的青山绿水,如茶山、大罗山、帆游山、头陀山都是他们的大教室和运动场。每到星期天下午,永强那片的学生就翻过大罗山,背着米和菜干,跋山涉水几个小时,来到学校。上世纪50 年代,勤俭中学的高考录取率仅次于温州一中,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听他们讲:勤俭中学食堂后面有一个水潭,四周都是岩石,可坐可躺,潭水不深,夏天来临,几个顽皮的同学就凑在一起,经常在水潭里追逐玩耍,好不惬意。说是淋了水的皮肤给太阳一晒会黑得更快,大家纷纷效仿。天气热也去塘河游泳。河轮后甲板尾部是一个比较大的木制的船舵,舵下面两侧有两个凹进处。游泳时趁船老大不知觉,悄悄地溜进船舱两侧的凹处,一艘船可藏两个人,从帆游上来,快到南白象的时候,纷纷离船,游入水中。就如飞机的跳伞员从空中落下似的,驳船在河中央突突地开来,每艘船旁一齐闪出一个个“浪里白条”,好不壮观。

1969 年下半年,勤俭中学被撤销了。教师分流到原梧埏区下属的状元、梧埏、三垟、茶山、白象、慈湖等公社的农业中学,学校领导也被分派到其他部门,只有时任教导处副主任的卢秀球老师,在各方工宣队运走了部分校产后,押着剩下来的一船桌椅板凳,来到南白象霞坊(原为温州市南陶旧址)。次年,在南白象镇古朴的村落霞坊,塘河边,嶂屿山,用勤俭中学的“遗产”创立的梧田中学以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1986 年,学校迁址梧田大堡底龙霞路重建,现被六十一中学合并。

在一个阴天的午后,我来到了勤俭中学的旧址,残存的校舍大都已破败,只留下一座1955 年建成的砖木结构的二层老教学楼。当年师生们一起在运动场四周栽下的杉树苗,如今全都長成好几层楼高,高耸天际,亭亭如盖。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