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历史记录:我的父亲,一个农民的忠诚

2022-08-22 15:21:05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父亲的忠诚,父亲叫刘吉如,虽说只是个农民,但曾是温州地区的劳动模范,虹桥镇上大名鼎鼎的老黄忠。又因他与中国共产党同岁,对党就有特别的感情。他有一句名言:“都说祖国

父亲的忠诚

 

父亲叫刘吉如,虽说只是个农民,但曾是温州地区的劳动模范,虹桥镇上大名鼎鼎的老黄忠。又因他与中国共产党同岁,对党就有特别的感情。他有一句名言:“都说祖国是娘,我说共产党是大(父亲)。共产党让我们吃饱穿暖,就是大,我们要孝顺。”

父亲对于“大”这个名号,看得比山还重,他有很深的父亲情结。

父亲是个遗腹子,他出生前,我爷爷就死了,他一出生就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我父亲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大他十来岁,一家三口靠祖母帮人洗衣缝衣赚点零碎钱过活,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每当一家人饿得、冻得发抖时,祖母总抱着我父亲哭,说:我儿命苦冇大,才吃不饱穿不暖啊……由此,父亲就认定,大就是让他吃饱穿暖的人;谁能让他吃饱穿暖,谁就是他的大。十四岁那年有一天,父亲看到镇上在招兵,说当了兵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津贴,就认定军队是大了,就想投军。招兵的见他年少,不要他。他看到边上有个人双手抖抖地、吃力地在举石锁,就过去,单只手把石锁举了三举,他就当了兵了。当兵后,他让人给祖母带信,说:“娘!儿找到大了,军队管吃管穿,你甮愁!”

可不久,国民党的军队就让父亲灰了心。他的部队是乌合之众。父亲作为新兵,非但发不到枪支,还拿不到饷银。一些兵还胡作非为,以掳掠百姓为能事。一次父亲上街,看见四五个兵端着枪在洗劫一家商铺,便上前阻止。可是,那四五个兵的几条枪却立马调过头来对准他。他从小练过武,不怕这架势。其时天热,父亲肩背上搭着脱下来的军衣。这时就随手将军衣一挥,身子一转,四五条枪就被军衣绞在一起,挂到了父亲的背上了。父亲就背着这四五条枪到兵营告状,却反被当官的骂了一通,说他多管闲事。父亲一恼之下,就回家了。

父亲回家后,正值我大伯去世,大伯母也脱身到县城做保姆去了,留下两儿一女由我祖母抚养。我祖母正不知道怎么才能活下去的时候,父亲回来了,父亲就担起家庭这副重担。可他没田没地,只能给人帮长工,累死累活还养不活一家五口人。每当我的堂兄堂姐饿得冻得发抖时,我祖母总抱着他们哭,说:“我娒命苦冇大,才吃不饱穿不暖啊……”父亲就想,还得找个管吃管穿的大呀。

父亲就拜师学做道士。

道士好啊,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道士先生做道场。做道场收入也好啊,除了工钱,每次回家都能带些做供品用过的鸡、肉、年糕,一家人吃得热闹。父亲早年读过半年书又肯自学,又练过三脚猫的功夫,当然比别人做得好。于是,虹桥山圈底没人不知鼎鼎有名的道士刘吉如。由此,我父亲以为道士这个大找对了。可正在父亲给我大堂兄娶亲、堂姐出嫁的时候,我的二堂兄却被国民党部队拔壮丁当担夫吐血死了,还要我父亲拿钱去领尸体。待到东借西凑弄足钱把二堂兄的尸体赎回来安了葬,父亲这个家庭又被打烂了。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