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原汁原味的北京生活 东四胡同博物馆(4)

2023-02-02 16:22:2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庭院深深深几许 东四胡同博物,老北京的情懷 看遍了现代艺术品的展示后,我们再回归到胡同的传统文化,真正地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胡同,有着老北京别具特色的生活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东四胡同博物

 

 

 

老北京的情懷

 

看遍了现代艺术品的展示后,我们再回归到胡同的传统文化,真正地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胡同,有着老北京别具特色的生活情调。它独特的建筑时空,蕴育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的背后,折射着老北京的性格,老北京的态度,老北京的生活哲学。北京胡同始建于元代,至今700多年,最多时有6000多条。民国时期,“胡同”二字才落实为文字,成了地理标牌挂在胡同口。之前的几百年,它只是民间口语。胡同一词的来源说法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说人需要傍水而居,市镇里的聚居则以水井为中心,因井而成市,慢慢便以“井”为居住片区代称。“胡同”为蒙语“井”的音译,逐渐演化成街巷的统称;另一说法是,蒙语将城镇称为“浩特”,相似音逐渐演化成“弄通”,最终成了“胡同”的叫法。

东四地区是北京最早的胡同区之一。“东四”一词源于这里曾经地标性质的四座牌楼,“紫禁城东边的四座牌楼地区”,慢慢便简称为“东四”。从元至清,这里居住着京城最显赫的皇亲国戚、朝臣商贾、学者伶人,渲染着北京自古至今的人文情怀,是老北京文化的精神家园和活态博物馆,是京城的“白菜心”。

东四胡同博物馆,这所以地名命名的博物馆,是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建筑。四合院的规制布局,反映了北京人特有的居住审美与实用的统一,记载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家族观念,可谓胡同文化及北京人生活的缩影。2017年开始,东四胡同博物馆开始大范围整修。东四四条77号院,成为了展现胡同建筑之美以及文化之美的“胡同博物馆”。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北京人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相比于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胡同中人与人,家与家的距离更近。穿梭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依旧能听到路旁老北京人扯着一口正宗的京腔互相问候:“吃了吗,您呐”。

随着时代的飞速变化,这些老北京的“声音”正慢慢消失,但也有一些仍在顽强地延续着。它们留住的不仅是老北京的腔调,更是每个人心里的念想。

走出博物馆感慨颇多,虽然东四胡同博物馆展现了老北京的历史韵味,但是真正的博物馆是胡同本身,逛一逛,走一走,也许会有不少惊奇的发现……

(本文资料由东四胡同博物馆提供)

TIPS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四条77号院。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周一、周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约会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