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塞外青城(3)
驰骋塞外青城
步入“远古世界”,内蒙古自然古生物化石陈列其中,展示着自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起落恢宏的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巨大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的查干诺尔龙,身长26米,高达12米,体重逾60吨,是亚洲白垩纪最大的恐龙。“高原壮阔”展出现今生存于内蒙古的动物与植物标本,以东部森林、中部草原、西部戈壁沙漠的典型环境生物为闪光点,引领观众走进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生态世界。三层的“草原风情”主要展出了近数百年来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汉等八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尚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草原天骄”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为亮点,根据从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将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辉煌创造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示得淋漓尽致。
博物院中陈列的匈奴王金冠是镇馆之宝之一,主体造型为一展翅的雄鹰,站立在一个狼羊咬斗纹的半球状体上,俯瞰着大地。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卯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造型,中间部分为绳索纹。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
大召寺 朝圣者的天堂
从呼和浩特市内开车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朝圣地:大召寺。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1579年主持创建,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格鲁派寺院,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大召的建筑格局是典型的汉藏结合式,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
大雄宝殿是大召的精华,里面的释迦牟尼佛是用纯银打铸而成,也是“大召三绝之一”,大召寺因此还有另一个名字“银佛寺”。银佛的左侧是过去佛燃灯佛,据说他在成佛时世间光亮如昼。右侧是未来佛弥勒佛。两根龙柱,是大召的又一绝。龙雕高达十米,外面用金粉涂抹,内部是黄泥纸浆筑成,是明代留下来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龙雕形神兼备,气势磅礴,显示了明代龙雕艺术的精湛技艺。墙壁上的壁画是用天然石色描绘而成的,保存到现在还很清晰。前面的“九龙供桌”是乾隆亲赐给大召的原物。屋顶上有8盏“珍珠八宝灯”是当年康熙皇帝御赐的,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用整块的檀香木镂空雕刻而成。
大召寺珍藏着许多历史遗物,如明宣德炉,清康熙皇帝用过的龙凤孔雀伞,康熙皇帝的“万岁龙牌”,清乾隆皇帝赐的鎏金财神,明清两代唐卡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在天王殿,每年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大召的喇嘛都要举行“跳恰木”的活动,其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前边的两根旗杆是“晾佛杆”,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六月十五,大召都要将寺内珍藏的一幅长2丈,宽1.5丈的“未来佛”抬出来挂在佛殿前展晾。晾佛时,要在佛像前举行法会,众僧诵经祈祷,演奏法乐,到会信徒顶礼膜拜、敬献哈达、布施钱物等。晾佛既能让百姓瞻仰佛尊,淋浴佛恩,又能使佛像防止虫蛀。
相关阅读
-  
             约会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