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浩克”北美高海拔大岩壁攀登手记(3)
“无敌浩克”北美高海拔大岩壁攀登手记
我们在攀爬的前一天启程进山。当翻过最后一个巨石坡,这个庞然大物似一座孤岛在谷地左侧高高升起,锥形的独立山体和雪白的垂直岩壁让我们挪不开双眼。两个想法同时围绕着我,既惊叹于它的美丽——谁能抵挡住不去攀爬它的想法?也被“次日自己要用双手双脚去攀爬如此巨大的岩壁”的计划隐隐震撼。
无敌浩克这座巨型石塔的名字来源于超级英雄电影《绿巨人》。无敌浩克的巨大岩壁独成一峰,完整而雪白,它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东部High Sierra山系中最高大的大理石岩壁之一。我们攀登的Red Dihedral线路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徒手独攀大师Peter Croft的“四大独攀壮举线路(Big Four Free Climbs)”之一。高达460米的垂直岩壁看起来并不容易让人得手。我钦佩3个首攀者Bard、Farrell和Locke的大胆和决心,早在1975年6月他们便有了成功完攀它的想象力和执行力。而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攀岩者是否拥有这样的特质和能力?我谨慎地控制住这个可能给搭档带来负面影响的想法,不让它继续在脑海中蔓延。
这趟旅程虽然时间有限,但我们还是刻意针对高海拔的属性调整了攀爬行程,而非按照线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做计划。汇合后,第一天我们直接摸黑驱车5个多小时从赌城达到户外小城Mammoth(马麦思),在2400多米的海拔中入眠。其后,我们也总安排在不低于这个高度的地方过夜,即使一小时车程内有更舒适的露营环境。
次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徒步一小时后,我们愉快地攀爬了Crystal Crag(水晶岩壁)。山顶高达3000米、难度5.6、4个绳段的North Arret(北脊线)是初次的小试牛刀,彼此磨合。我们用逐步提高攀岩海拔、绳段和线路难度的方式过渡。在Third Pillar of Dana(第三立柱)上,我们找到了结伴攀爬5.10a/b的信心。初尝了稀薄的氧气给长距离岩石攀登带来的别具一格的辛辣和美妙滋味,还有悬空暴露感。
我们无时不刻地询问和查看对方的攀爬状态和身体状态,在可能发生高海拔疾病前抢占先机。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攀爬能力没有在低处那么强劲,幸运的是除了轻微的头痛和厚重的呼吸外,高度的爬升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过多不适。

寒冷中的攀登
随着我们双腿沉重地前进,在视野中不断增大体积的无敌浩克用它雄伟闪耀的岩面和绵延垂直的内转角裂缝不断稀释我的自信和决心。还好伊安看上去并不担忧,给我提供了不少心理上的慰藉。

但是,从最开始,我们就犯了一个潜在的致命错误。开车驶过最后一个城镇Bridgeport后,我们在管辖区的森林管理办公室登记并取得攀登许可证,没过多久手机便失去信号,当时我没太在意。到达此双子湖营地时,除了公共电话亭以外没有与外界联络的方式也没有引起我们的警觉。到达平坦的指定露营点已是下午晚些时候,不知何时,浩克左侧的山峰尖顶被层层叠叠的飞盘状云层覆盖,我们这才猛然想起——没有查看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第一次,我们提及攀爬计划可能泡汤。
相关阅读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