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5)
穿越色彩斑斓的藏东南“四脉一江”
下沟经过一大段乱石堆,蜗牛小姑娘居然捡到一副太阳镜,我疑惑中手台呼前队,确认是金牛哥丢了,心中一阵窃喜,少不了K他一顿饕餮盛宴了。
顺沟而下,在海拔4313米左右,有牧道左切,始有稀稀拉拉的矮灌木,终于可以纵情欣赏哈莫贡嘎的雄姿了,这里秋色已醺人自醉,拍照发呆两相宜。
顺牧道再下,惊现黄金拍摄点位,俯视多依隆巴错,顶礼膜拜哈莫贡嘎峰,我也磨蹭地拍拍延时,就下到沟底,这段牧道时隐时现,经过小绿错后,已经没有路迹了,我选择直切大湖边,结果隐没在可人彩林底下的是杂石堆、陷阱、深沟,颇费心力。到达大湖边后就非常好走了,接着蹚过没及大腿的冰寒溪流,下午5点就到了我们的湖边营地了。

日期:9月24日
行程:多依隆巴湖邊营地(4084米)—临时营地(4724米)
徒步路程:4.84公里
徒步时间:6小时(正常5个小时)
海拔:爬升781米,下降147米
看点:高处远观多依隆巴错、冰川侧推垄、唯美小错
建议:①出发时拔高直上冰川侧垄,垄顶及沟中均有牧道,进深沟,大牧道在左侧。②事后复盘,按隐约牧道的引导和后几天的探勘实况,这沟直上5230米海拔的丹霞垭口,或有牧道可下到米堆曲到达马拉此,期待后驴继续探勘。

9点10分整装出发,今天的计划走向是从多依隆巴错翻过湖边的大型冰川侧垄堆到沟里面徒步。
由于从营地直接上切侧垄堆较陡峭,大家先偏离计划轨迹,往右边的侧垄堆端头的乱石缓坡绕行进沟。没有路迹,跌跌撞撞地拐入沟中,始有小溪,但溪谷杂灌很多,就高绕攀爬陡坡上到沟中一平台,稍作休整,继续顺沟前行。
猫哥冲到前头想顺大沟左侧行进被我唤回,导致我们被沟右侧过于明显的牛道诱惑上切陡坡,上到一半没了路迹,猫哥、马子已冲上高点,发现并没有路迹,又不想再下大沟,只好在高处横切往沟的上游方向,就对讲机呼叫大家在前面有经幡的地方汇合。
金牛哥在行进中看到沟底的路,果断下到大沟中走现成的左侧大牧道,而我们大部队6人选择走右侧半山腰的微茫牛道。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最后大家全体在大沟上游又汇合了,此时13点20分。
简单休息后,顺沟左侧再次拔高,玛尼堆经幡暗示这里还是牧民的常用通道,朝着经幡方向上切,重拾牧道,顺走,迎面而来的是一处断崖小瀑布,甚是婉约清新有美感。
继续前行过一处平地,接着就是让人害怕的古冰川推垄,上上下下跌宕起伏不停,还好有隐约的牧道可遁。
相关阅读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