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往复事,拈花一笑之(2)
生生往复事,拈花一笑之
“设计有昂贵的,也有最简单的设计,你拿手捏出一个纸人,做一个笔架,都是设计。“刘利年对设计的崇尚表露无遗。如今的刘利年,与来自比利时的妻子翠翠共同创立了Liu+de Biolley设计工作室,从酒店设计到电影指导,从家具、珠宝设计到艺术指导与监理。他也坦言“我跨的行业有点多,但是一点都不玩儿票。我是行动者,不只是想象者。而且我喜欢动手实施,看看想象得是不是那么好。我是个喜欢较真儿的人。”
在刘利年看来,跨界不仅不累,还很上瘾。“我写剧本,是用大脑的这一边,我演电影,就用大脑的另外一边。设计的时候可能就是用另外一个没用过的地方。我不想我死后上帝说这个人一半大脑都没用过呢。”刘利年边比划着边说,他连小脑也都用上了。
刘利年充满着竹子、石榴、核桃还有葡萄树的小院子完全封闭了外面印刷厂的嘈杂喧闹而遗世独立着。古人有舍宅为寺的传统,刘利年竟然变寺为宅。从他的个性看来,似乎不足为奇,但是他却承认:“我其实不喜欢这个地方,但没办法,翠翠喜欢。”但是既然搬进来,就按照他的方式来把这里改造成一个家吧。
刘利年和翠翠刚搬进来时,这里看起来还是个“工厂的破仓库,蛇蝎横行,荒草丛生。”两个人一点点把杂草拔了,东西搬进来了,才住出了人气。也有很多朋友劝刘利年不要住在庙里,不过刘利年笑着说:“愉快是最好的风水。有风也有水嘛。”
慢慢地,刘利年开始喜欢这个寺庙变成的家了,“这里确实是接了地气的,四季分明冬暖夏凉。”“住在老的四合院不会感觉是住在城里,只要一回家就看不到周边任何的建筑,北京城最可爱的就是这点。”
于是,刘利年开始了以家为圆心以二环为半径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家庭生活,拈花寺小院为他接待了一个又一个客人,在我之前,有个做海外投资的中国人,来找刘利年帮他解决一些关于建筑设计的问题。在我之后,还有刘利年60岁的姐姐要从老家佳木斯过来,在北京度国庆节。
当然足不出户对刘利年来说是很难的,有时他也需要突破半径,但是“除了开会跑出去几个小时,我是愿意待在家里的一个人。”睡觉睡到自然醒。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早上醒了不起来,我的灵感都是躺着想出来的。”刘利年可以健康到“从来不做梦,或者说很少”,他解释:“我估计是把能量用尽了,躺下就着,睡眠质量好。”
刘利年真正的梦想是把拈花寺变成一个国际交流中心。“现在这里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印刷厂,我就想找一些艺术家来这里,因为艺术家可以把一个地方炒得很有名,这个地方就可以保护起来了。”刘利年说得很坦白,“千万别有一天把这里变成了夜总会,变成了后海,变成了三里屯酒吧,太烦了。这个社会需要一点喘气的地儿。”
相关阅读
-
看雪赏冰,别具一格的哈尔滨菜肴
如果有人问冬天赏雪哪里最值得去,哈尔滨一定是我能想到的第一个答案。绵延万里的白色雪花,堆砌成一条膨松柔软的纯白之路,那透着冷峻光芒的冰雕,看上去巧夺天工。这样一个冰雪天
-
美食攻略 让你在家也能吃出踏青感。
放假啦,想必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吧!假期人员流动性巨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可放松,不妨在自家公园附近,带上家人孩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
-
一个摄影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飞机飞跃天安门广场 刘卫兵 摄 1987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学生们争抢着买肉包子。大学时代因为没有拍摄条件,影像大多只留在记忆中。刘卫兵 摄 1996年,
-
约会
渠晋湘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拍摄者几乎都知道大光圈的特点:一来可以增加进光量:二来可以让焦点之外的物体与环境呈现虚化效果,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 采用大光圈拍摄,应该注意防止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