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梦想——环保专家曲格平
绿色梦想——环保专家曲格平
大 家
在我们采访过的许多大家当中,曲格平先生是非常特殊的一位。这位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是带着不安来到演播室的。他说:我的一生并不成功,我们过去的路很难,但未来的路会更加艰难(图1)。

(1) 曲格平讲述他不平凡的经历
78岁的曲格平先生,每天早晨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从顺义的家中赶往市中心的办公室。现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的他,目前手头最紧迫的一件事,就是带领一个写作班子,为1978年以来的中国环境保护写一部书,书名暂定为《中国环境保护30年》。
作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曲格平一直被外界誉为“一部活着的中国环保史”。联合国环境大奖、“金方舟”大奖、“蓝色星球奖”等,这些国际公认的环保界最高奖项,都曾经颁给过他。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戴在曲格平头上的光环,却也成为他心头的负担。
曲格平:我每次得奖,都感到给我增加一次压力,心情更加沉重。
主持人:为什么呢?
曲格平:因为中国的环保问题太严重了,到处都是问题。我做这个工作将近40年了,压力始终特别沉重。人家说我是一个成功者,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当然也不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浪潮正席卷西方国家,推动这次浪潮的是一批环境保护论著的发表。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了传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对生态环境首先提出了反思(图2)。

(2)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
正是对环境保护的这一声呐喊,惊醒了整个世界。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 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大法;1968年,英国修订了《清洁大气法》;日本也在1971年设立了环卫厅,主抓公害污染治理。
当时国际上采取的一系列环保行动,引起了中国一位高层领导人的警觉,他就是周恩来。
曲格平:从1970年到1974年,我搜集到周总理对环境问题的讲话大概有31次之多。
主持人:是公开的正式的讲话?
曲格平:这是有记录可查的。
主持人:周总理为什么能够那么早地就意识这个问题?
曲格平:因为他当时主要是从国际上的发展得到的启发,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小组帮助他考虑全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他给我们说,你们得重视环保这件事。
曲格平所说的这个小组名叫“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文革”期间,国家计委、经委被冲垮,周恩来成立这个临时性工作机构,由16个人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周总理对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些考虑。1969年,曲格平被调到这里工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自己被安排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保护(图3)。
相关阅读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