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饰——电影的表情
西方服饰——电影的表情
第10放映室
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初叶,欧洲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新思潮活跃在社会各领域,宣扬人生价值和人性自由解放,同时追求美丽饰物、奢华享乐的风气日益盛行,服装的象征价值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的正式宫廷服装是西方文化史中最奢华的部分(图1)。

(1)当时,意大利花样丝绒以其高雅的质感和高昂的价格被视作富贵和奢侈的象征,受到贵族和富有者的狂热青睐,成为许多人喜爱的服饰穿戴。许多著名画家也参与了丝绒服饰的设计与普及
一、古典
华美与威严
《伊丽莎白一世》
在西方服装史上,近代指的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法国路易王朝结束这一历史阶段。从近现代的艺术风格上,它分为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三个时期。
16世纪的英法两国在文化与服装上互相影响,在电影《伊丽莎白一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王雍容华贵的巴洛克服饰风格,展现和衬托出庄严的的气势。无论是登基大典还是议会,红色服饰带给女王高贵雍容的气度,衬托出伊丽莎白一世为了国家政治的执著态度。
从16世纪70年代起,欧洲女性着装习惯半裸胸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引领了这个潮流。其实女王的露胸装是用来展示自己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珠宝钻石的。由于女王终身未嫁,所以人们称她为童贞女王。那时候,人们认为露胸装是少女的标志(图2)。

(2)《伊丽莎白一世》影片中优雅而创新的服饰荣获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路易十四的情人》
巴洛克风格气势雄伟、生机勃勃、热烈奔放,洋溢着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气韵。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在西方工艺美术史中承前启后,是洛可可风格的一个声势浩大的前奏,是向欧洲近代工艺美术过渡的标志。优雅和谐的古典艺术不仅表现在那个时期的绘画、建筑等方面,在服装方面也有着明显标志。
影片《路易十四的情人》讲述一位出身下层社会的跳舞女郎玛姬,她左右逢源于当时法国知名剧作家与诗人之间,玩弄爱情游戏;并聪明地进入莫里哀剧团成为当家花旦,她性感的舞姿得到了国王路易十四的青睐。
她尽情地在雨中翩翩起舞时,跳跃的音符和舞姿展现了她生命的价值,虽然没有华丽的衣裳,但仍无法遮挡她的魅力,然而随着她的蜕变,穿着越来越华丽,内心的欲望也越来越多,服装跟着她的改变而改变,把这个最初带有一点点土气的乡下女孩从朴实无华只为跳舞而活,到不断的追求艺术高峰以至于其人生目标改变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