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个发电厂(3)
我家有个发电厂
起初,赵春江也觉得十分诧异。不过马上他就明白了。原来赵春江的这套发电系统直接和国家电网相连, 家里发的电用不完,自然就传输到公共电网上去,这也是国际上认可的一种传输方式。而我国传统的电表只按一个方向转,尽管是输入电量,电表却按用电量计数,所以输送的电越多,赵春江掏的电费就越多。
如果说多缴几百块电费还不至于让赵春江心生烦恼,接下来赵春江可真是觉得堵得慌。他的家庭太阳能发电被媒体报道后,前来咨询的电话络绎不绝,有的干脆上门参观。每次赵春江都热情接待,毕竟让更多的人喜欢并使用上太阳能发电正是他的心愿。遗憾的是每次询问过后都如泥牛入海,再没有了下文,这让他心里觉得十分遗憾(图6)。

(6)媒体报道了赵春江家庭太阳能发电
其实赵春江也明白,这中间的症结究竟在哪儿。
赵春江:太阳电池板,我花了10万元人民币;逆变器和一些电缆、开关箱,总共花了4万块;设计费我自己设计就不需要了;施工也是我自己施工,也不需要了。就是这些硬件设施。
加上设计费和安装费,得花16万。以上海为例,居民用电的费用为六角钱1度, 16万元可以购买25.9万度电。按照每户家庭平均一年3000度来计算, 16万元足可以够一户家庭用上86年。很明显这是一笔划不来的账.成本问题正是制约中国发展家庭太阳能发电的瓶颈.
不仅是我国,许多国家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都遇到这样一个瓶颈。而突破这个瓶颈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政府政策。像德国,建设屋顶发电站的用户,可以把他的电用高出常规用电的价格卖给电网,而他从电网获得的电,仍然是按照常规的电来收费。日本是在10年以前开展了屋顶电站计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用户补贴。目前在我国,很多太阳能专家、公众,包括一些政府部门都在呼吁,尽快出台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惠补贴扶持政策。这个政策一旦出台,将对进一步促进再生能源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太阳能发电的坚决拥护者,赵春江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赵春江:实际上我去日本留学就是为了学习太阳能,以便将来在中国运用。我不管政策什么时候出台,它终有一天会出台,迟早的事。
正是因为这份相信与坚定,赵春江的人生才有了一份放弃与选择。
对于儿时生活在上海郊区的赵春江来说,在上海市中心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多年的夙愿。赵春江从日本回上海没多久,就用自己积蓄买下了这套让人羡慕的沿江住房。然而因为这里不适合装太阳能,他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图7)。
相关阅读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