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2)
燃情岁月
1947年,20岁的黄健如愿以偿考取了向往已久的教育殿堂——莫斯科体育学院。成立于1918年的莫斯科体育学院,几乎聚集了当时苏联著名的体育专家和理论工作者,黄健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拳脚的天地,以前立下的志向终于在这一刻看到了实现的曙光。
每天劳累的体育训练,对于黄健来说是一种享受,在他看来这也许就是报效祖国的最佳方式(图3)。

(3)黄健和莫斯科体育学院的同学在一起
就在黄健每天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时候,一个美丽的苏联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爱情不期而至。
黄健:有一次同学们上课去了,我负责扫地搞卫生,找不到扫帚,就去借人家的。哪里能借到呢?当时好多房间都没有人,我敲了一个房间的门,一个女孩说请进来。她就是塔玛拉。
偶然邂逅,塔玛拉给年轻的黄健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黄健:我一看她那么漂亮,我就变成了哑巴,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话。结果她给了我扫帚,用完后就还给她。奇怪的是,后来我经常丢扫帚,次数越来越多,每次我都找她去借。
两个年轻人相爱了,但沉浸在巨大幸福中的黄健经常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黄健:我老问她,有那么多英俊的俄罗斯小伙子,为什么你找中国男孩子?她说俄罗斯小伙子很不老实,中国男孩子看样子很不错的,所以她就选了我。
在苏联,和塔玛拉在一起的日子是黄健感觉最温暖的一段时光,即将毕业的他时常憧憬着和塔玛拉一起回国的日子。未来,在22岁的黄健眼里一片光明。为更多地了解国内的情况,黄健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并向工作人员表达了带塔玛拉回国工作的愿望。
黄健:工作人员给我讲了,回国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国家很需要大学毕业的专家参加工作。但现在国内因为刚解放,经济各方面的困难很多,如果你想带什么人,最好考虑考虑。
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黄健的心情一落千丈。回国问题第一次在黄健面前变得严肃、现实起来。如果放弃回国继续留在苏联,就能和塔玛拉一起过安逸的日子。但这个想法仅仅一闪而过,就被黄健自己坚决地否定了。
黄健:我一定要回祖国,这是我从小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信念,回国的想法从来没有动摇过。
如果带塔玛拉一起回中国,能保证带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吗?黄建犹豫不决了很久,最终,他给塔玛拉写信提出了分手。
黄健很快收到了回信。塔玛拉告诉黄健,她愿意跟随他到天涯海角,并希望能和黄健见上一面。
几天后,黄健从莫斯科赶到了位于伊万诺沃市的塔玛拉的家。
相关阅读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