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甲骨
失落的甲骨
重 访
废弃的工厂里,惊现价值连城的甲骨,这些刻有古老神秘文字的甲骨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旧厂疑云 神秘铁箱藏国宝
严强,山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1982年,严强到山东大学进修,两年后,学成归来的他发现,自己所工作的山东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甲骨(图1)。

(1)在博物馆陈列展出的甲骨
甲骨,国家一级文物;甲骨文,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是来自三千多年前的信息,读懂它,就破译了古代商朝人的生活。
龟甲和兽骨,背面凿洞后加热,正面就会显出不规则的裂纹,商朝人据此推测吉凶(图2)。并且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甲骨上,有的还把若干日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甲骨的主要出土地是当年商朝的都城,现今的河南安阳。学过甲骨文课程的严强深知这一点,因此,面对山东省博物馆馆藏的大量甲骨,他感到迷惑不解。

(2)经过占卜的甲骨片背面
严强(山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我们馆里当时存有甲骨的数量,应该是属于国内收藏最多的单位之一了。山东又不出甲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甲骨?它引起了我的兴趣。
严强开始查找这批甲骨的来历,在博物馆的档案里,他见到了对这批甲骨的记载。
严强:从我们收藏的档案上看,是1946年有一个革命老前辈叫张修竹,到东北去接收的时候,在大连的破烂市花了200万北海币购买的。
严强便给档案里提到的张修竹写了信,询问他是否还记得在大连的集市上购买甲骨的事,能否讲讲具体情况。几天后,严强接到了回信,然而,张修竹对甲骨的事一无所知。难道档案记录有误?这批甲骨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但失望的同时,严强的好奇心反而增加了,可线索已断,他只好寻找别的途径继续查找。
一筹莫展的严强反复看张修竹的回信,结尾的一句话:“请你再核对一下,是否人名搞错了”,一下提醒了严强,他开始查找当年胶东根据地的其他革命前辈,看有没有姓名类似的人。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立后,胶东特委派张修己、张修竹留在沟于家村负责联络工作。张修己、张修竹,两个名字一字之差,经手这批甲骨的人,会不会是张修己呢?
严强立即给当时已经离休,住在烟台干休所里的张修己又写了一封信。
严强:老同志非常地认真,他确是此事的当事人,他在回信中讲述了这段故事。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