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黄昆
本真黄昆
科技人生
他的科学理论为世界固体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著作被国外学者像《圣经》一样放在书桌上,他的学说哺育了世界几代物理学家的成长。在科学界,他被人们尊为一座山峰。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数字时代,提起半导体,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半导体收音机,到数字电视;从个人电脑,到数码相机;从大屏幕广告,到家庭VCD 、 DVD机;从小小的IC电话卡,到宇宙飞船的电池,人们都不再陌生。
电脑、VCD机等电器开一段时间后都有发热的现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呢?这些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和中国一位科学家几十年前提出的基础理论密切相关,他的理论对当今信息产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位对固体物理学作出许多开拓性贡献的科学家,就是在世界理论物理界被誉为“科学先驱”的黄昆(图1)。

(1) 黄昆风采
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黄昆把当时还处于前沿科技的半导体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黄昆的同窗好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今天如果没有计算机,我想整个世界就不能运转了。计算机最重要的部件芯片,运用的就是半导体原理。黄昆从国外回来,把半导体这个领域介绍到国内,今天我国所有在研究所、工厂、学校做半导体工作的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甚至是徒孙的徒孙。所以,他的这个贡献是非常非常大的。
黄昆,1919年9月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5抗日战争胜利,激励刚刚获得硕士学位的黄昆远赴英国求学,以便报效祖国。在布里斯托大学,他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特教授,攻读当时刚刚形成新学科的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他提出了后来被国际上以黄昆的姓氏命名的“黄散射”。他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初露锋芒。
黄昆(著名物理学家):这个东西是我首创的,方法有特点,问题解决得比较透彻,得到国际的公认。
黄昆开拓性的理论研究引起了一位物理大师的注意,他就是量子物理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玻恩。波恩邀请黄昆到爱丁堡大学作交流学者,并把一本《晶格动力学》书稿框架交给黄昆来完成。
朱邦芬(中科院院士 黄昆传记作者):玻恩最早对晶格动力学写了一个提纲,第一章写了一部分,后来他要黄昆沿着这个提纲思路写下去。
当时年事已高的波恩在学界声名卓著,能被这位大师点将合作,对年轻的黄昆来讲是一件幸事。但合作一开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两人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