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资讯 >

为地球把脉——地震的预报与监测(2)

2023-05-26 11:08:26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为地球把脉——地震的预报与监测,张少泉:一类是用精密仪器进行观测的,是专业工作者用重力仪,电磁仪等等还有水氡等监测仪器观测,这叫微观前兆。 地震前兆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样

为地球把脉——地震的预报与监测

张少泉:一类是用精密仪器进行观测的,是专业工作者用重力仪,电磁仪等等还有水氡等监测仪器观测,这叫微观前兆。

地震前兆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样性,微观前兆被科学家记录,而宏观前兆比较容易被普通人感知,比如动物行为出现异常,地下水发生流量增减,水温变化或水质发生变色变味等异常现象,这些都属于宏观前兆。那么,这些现象,是否就一定预示着地震的发生呢?

蒋海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 副主任):宏观前兆就是你观察到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可能它会反映出一种地壳的变动,但是这种变动是不是足以导致地壳的突然破裂,不一定。

主持人:比如 5月9日这天,人们从报上看到在绵竹县出现了上万只蟾蜍徐徐过马路的报道。当时的解释是因为气候潮湿,蟾蜍繁殖比较快。当地震发生以后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地震的一个先兆。也许动物比我们更敏感一些,但是绝不能说有动物聚集的场面出现,就一定会发生地震,导致动物聚集的原因实在是太多。

尽管很多人对此类现象感到疑惑,并把这些现象与大的灾难联系在一起。但科学家认为,井水变化,动物异常这些孤立的现象,与地震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必然因果关系。

因为这种现象出现之后往往不是必然发生地震,因此,动物异常等现象不能单独作为预测地震的依据。但是专家们仍然希望能对这些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

除了我们能感知的宏观前兆,地球内部还有很多微观的地质活动,比如地球磁场,地电等等,人类无法直接感知,需要借助科学的仪器进行观测收集。但是这些信息却经常受到来自人类自身的干扰,而使我们不能准确判断。

蒋海昆:人类活动加重了识别难度,在我们观测中,主要因素来自城市的扩张,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有自然天气的影响。

那么,我们有没有科学的方法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报呢?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32年,在京师,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盛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观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认为地震发生在几百里以外,人怎么能测出来呢?

张少泉:张衡给我们开了很好的头。是他把我们看到的地动山摇、稍纵即逝的现象用一个仪器记录了下来。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图3),不久之后,就准确地监测到了一次地震的发生。

(3) 张衡地动仪模型

公元138年3月1日,张衡地动仪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了,铜球落到蛤蟆嘴里,测知洛阳以西发生地震。但洛阳人并没有感到震动,几天后,信使飞马来报,距离洛阳以西一千多里的陇西,就是现在甘肃东南部发生了大地震,使朝廷内外“皆服其妙”。

相关阅读

  • 幻灭——蓝色角逐(二)

    幻灭——蓝色角逐(二)

    见证·发现之旅 140多年前,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的蒸汽轮船“黄鹄”号诞生(图1)。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个独立制造的大型产品,它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因此,说它是晚清“自强运动”

  •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科技之光 跳高历来被称为“失败者”的运动,每次都以运动员碰掉横杆而告终。但曾经打破世界纪录的跳高健儿却又都是无限风光的“成功者”,他们的矫健身姿和巅峰成绩永载跳高运动的史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科技人生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三次大范围降雪,此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 20世纪

  • 师夷——蓝色角逐(一)

    师夷——蓝色角逐(一)

    见证·发现之旅 背景介绍: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是清朝内外交困、受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期间,外国侵略者的铁船载着洋枪洋炮,沿中国海岸线从广州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