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母亲的青春年华(2)

2022-08-24 19:08:20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母亲的沙家浜,也许个性强硬的母亲,至今未意识到,起初她坚决不应允的这桩婚姻最终能成,大约正是源自阿庆嫂的自信推动了年轻气盛的她。阿庆嫂在那样艰难的情况

母亲的沙家浜

也许个性强硬的母亲,至今未意识到,起初她坚决不应允的这桩婚姻最终能成,大约正是源自阿庆嫂的自信推动了年轻气盛的她。阿庆嫂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都能跟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凭她能从生产队一直唱到县城的本事,大抵也能把我的父亲改造成能说会道的人,能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家带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可惜她不是阿庆嫂,父亲不是胡传魁,我老家那片地也不是沙家浜。因此,等待她的不是我父亲被改造成她想要的样子,缺少夫妻和谐互助的家,也不可能走上康庄幸福。

当她终于发现,争吵打骂即便成为家常便饭,“改造”我的父亲也没有一点成功希望的时候,她决定离开父亲。恰逢改革开放,到处是做生意的机会。那时候他们已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完成了三个孩子的生育。三个孩子成了他们旷日持久离婚战争的唯一争夺目标,双方都不愿意放弃。父亲不放弃,因为“妻离子不散”是他最后的坚守了;我母亲不放弃的原因则是,她坚决肯定地认为父亲不会供我们读书,也不会教育孩子。

那时候乡村管民政的干部也非常有意思:谁主动提出离婚,谁便放弃孩子的抚养权,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好讲。外面若干赚钱的机会,帮助我母亲一年之后作出艰难的决定:离,等我挣到了钱再回来跟那个人争孩子。

放手之后,我母亲确实挣到过不少钱,但差不多每一次都因为她把自己恍惚成阿庆嫂而败走滑铁卢。起先,在外省担任一家钢丸厂的厂长,有軍队背景,生意很红火。两年后,带着挣下的家业,转回老家县城开饭店,租房、装修、请大厨和服务员,有模有样。孰知饭店这行从买菜就得精打细算,更不能图豪气不计成本大盘子大碗,每天还有那么多损耗。像她这么爽快的人,能坚持到一年半之后才关张,真真算得上奇迹。

经营不好饭店,感觉自己的强项还是去外地承包钢丸厂,于是她又带上些亲戚朋友乡亲,一起出去发财。这回她发财的根据地离我们更远,离国境线只一两百公里。钢丸厂依旧是赚钱的,她依旧自任厂长,大小事务她说了算。

有一天,被她委以重任的亲戚,因工作跟她起矛盾,心生怨气,私自卖出工厂产品,给她知道了,顿感规矩不严难成方圆,自家亲戚都管不了,还怎么管理其他工人,面子也无处搁放,一怒之下她没有把亲戚喊到屋子里轻言细语好好沟通,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甩了人家一个响亮的耳光,还不解气,把阿庆嫂想骂而没有骂出口的话,都骂了。第二天,亲戚走了,同时打包带走了其他工人,去了附近另一家钢丸厂。

工厂办不成,她打算卖饲料。别人卖多少,进多少货。她呢,感觉人家像她一样,特别讲义气,就一次性进了一车皮,五六十吨。积压资金不说,后来还发现质量问题,在库房里放了十多天就开始发霉。她去跟生产企业交涉,发现那个乡镇企业已经垮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