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短篇小说:隔墙有耳(10)

2022-08-28 21:52:59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原来如此,叶大闯这一说,让徐一可心底一惊,又被烟呛了,连咳了几下。 是这样的。叶大闯望了一眼远处朦胧的山峰,前年秋天,在一次爱心活动上,张伟生当即

原来如此

叶大闯这一说,让徐一可心底一惊,又被烟呛了,连咳了几下。

“是这样的。”叶大闯望了一眼远处朦胧的山峰,“前年秋天,在一次爱心活动上,张伟生当即决定资助偏远山村两个贫困孩子上学,由他来承担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费用。一个月后,他去了村上,当村支书领着他走到一个孩子家门口的时候,正好看到那孩子提着半桶水,从房子一侧的小路上艰难地走上来。他忙跑过去,接过孩子手中的桶,送进屋里。支书说春夏雨水多,村民饮水还没什么问题,一到秋冬季节,有的村民就得到附近的沟里,或是小溪里去挑水了。站在屋前的小地坪里,张伟生隐约听到了远处‘轰隆轰隆的声响。支书说那声响来自两里多路之外,那边山腰的悬崖上有一眼山泉喷涌而出,跌落到潭里。张伟生说那要是能修个渠,把水引过来,那就好了。支书一听就兴奋起来,说修水渠那是他多年的梦想了,一直没能实现,如果修好了水渠,那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也解决了庄稼的灌溉难题,一举多得。没想到没过几天,支书就找张伟生来了,问他修渠的事想得怎样了,村民们可是都在盼着早点开工,要是张伟生不答应,他就不走了。张伟生一时哭笑不得,自己当时只是随口一说,村民却当真了。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得再去村上看看。他去了,只是一去,却出不来了。说起来,也不是村民硬要留着他,拖着他,不准他走,而是他不想走,不能走了,因为从村民的眼神里、言语中,从村民的生活里、劳作中,他有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觉得自己应该和村民们一起,共同把水渠修起来,让水渠变成村民的致富渠、幸福渠。”

烟头烧疼了徐一可的手指。他忙扔了烟头,吹了吹烧疼的手指。

“水渠开工之前,张伟生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投资规模看起来不算太大,资金也是县乡支持一点,驻村扶贫队的单位资助一点,剩下的由他负责,但修建中会有不少不可预测因素,得有心理准备。我说这事反正他做主,我支持配合。果然如此,在修建中,投资预算不断增加,后来张伟生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利用那山泉的落差,修建一个小水电站。他这一想法又得到了村上和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电力等部门也表示全力配合。这样一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他只好从建材公司抽调了部分资金过去,后来又不得不从大旺公司抽走了一些资金。”

“是这样啊!”徐一可看着叶大闯,“那这事你怎么看?”

“这钱嘛,本来就不姓张姓李,无非是在你手上过一下而已。再说那钱他也不是拿去玩了,赌了,而是干那利国利民、积善行德的好事。”叶大闯吸了一口烟,“抽走那些资金,对大旺公司来说,本来是没问题的,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更不会造成现在这个资金紧张的局面。让人想不到的是,半个多月前,一家电厂,也是公司最大的一个客户出了问题,说是一个窝案,厂子停产整顿,接着是另一家电厂又因为亏损,也停了一半的机组,煤的销量一下降了一大半,又屋漏偏遭连夜雨,近来煤价一路下跌。胡顺德下午来看过了,煤他可以盘下,但价格压得太低,我……”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