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隔墙有耳(16)
原来如此
今天上午,徐一可走完了大旺公司放款的全部流程。他去找刘清远签字放款时,刘清远夸他这事干得漂亮。他说这都是刘清远领导得力,指导有方。
下午,徐一可联系了张伟生,去了村上。张伟生领着他去了水渠和电站工地,又去慰问了住在山上的一个贫困户。赶到那人家里时,天已暮色四合。在那家吃过饭,又帮着将挖回来的红薯分好堆,送进地窖,再坐下来聊了一会儿才走。
徐一可脚下一滑,身子往后一仰。张伟生忙出手扶住,要他小心点,别掉沟里去了。徐一可说有惊无险,没事,要张伟生也注意。张伟生说他倒不怕,这样的路这一年多来他已经不知走过多少了,也摔过几次,但命大,没伤着哪。
快到山脚了,两人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歇息一会儿。
听着身边满耳的虫唱和远处山泉隐约的轰鸣,看着前方朦胧的山峰和天上闪烁的星星,徐一可深呼吸了一口,说真漂亮,真舒服。张伟生说,等那水渠和电站建好了,他的心愿实现了,那这里会更漂亮。徐一可说村上富裕了,漂亮了,也是他的心愿。一只青蛙跳到徐一可的脚背上,又一跃到了水田里,伴着“呱”的一声。徐一可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说这水渠和电站是扶貧项目,省分行最近已研发出了扶贫贷款的新产品,已在有的地方试点,他明天回去就准备资料上报,争取批下来。
徐一可手机响了。周小梅问他在哪,怎么还不回去,电话也打不通,都急死了。他说来村里了,和张伟生刚从山上下来,明天一早就回去。
十一
推荐结果出来了,出人意料的是徐一可和陈有奇、汪海波三人都没戏,斜刺里杀出了另一匹大黑马。
当天下午,老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打电话给陈有奇,说有人议论,这回徐一可没能上,是他捣了鬼。陈有奇一听就火了,怒骂了老王一通,又质问老王他是不是那样的人,用不用得着那样做。老王只是嘿嘿笑着,直到陈有奇挂了电话。
快下班的时候,刘清远把徐一可叫了过去,说这回有点委屈他了,又问他对这个结果有什么想法和看法。他心里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也是刘清远的高明之处,但他没说出来,只说没什么,自己本来就没去多想,又说是自己还有差距,今后还得努力。刘清远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能这样想就好,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徐一可说归说,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酸酸的、涩涩的,也淡淡地有点失望和失落。
徐一可一回家,周小梅就将手上的碗一搁,说早知是这个结果,那她的股份和分红就懒得退了,过了一会儿,又自嘲地一笑说:“嗯,不过,还是退了的好,退了的好啊。”徐一可要她干脆把公司的顾问也辞了,这样会更好。周小梅稍一想说:“行,也行,又不是找不到干活的地方。”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