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两行家训(3)
天媒(外三题)
将军酒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激战中,腿受箭伤。这一天,带随从人嵩阴地采药疗伤。
近午,“兴洛仓”护仓墙外一座小院,院内,一对老夫妇正坐于树下吃饭。一行人人院,红脸老汉热情相迎,看到李世民一瘸一拐的,忙问:“壮士,您这腿咋啦?”
李世民说明原委。老汉敬重之余,忙对麻脸妇人说:“快取酒来!”麻脸妇人利索地从窖洞中搬出一个黑色四耳陶罐,罐口一开,奇香弥漫。老汉让李世民坐在高脚木凳上,自己蹲在一边,抬起伤腿,放在膝上。麻脸老妇倒上两碗酒,递给李世民和老汉。又倒一碗,放人一条白巾。老汉解开李世民的甲裤,露出血脓淤津的伤口。
老汉酒碗一举,看着李世民:“干!”
“干!”李世民磕着牙,举碗豪饮。
趁此当口,麻脸老妇从白瓷酒碗中捞出白巾,放在伤口处,双手一合,死力一挤,脓血涌出……“啊!”李世民浑身一颤,惨声尚未出口,喉中酒香翻滚而下,缕缕暖流,人腑沁心,头上,前胸,后背,缕缕热气,徐徐下行,顿时,只听肚内一阵“咕咕”作响,醉昏过去。约莫两个时辰,李世民醒来,浑身浴后般轻松,拍拍腿,灵活自如。
“老人家,此酒从何而来?”李世民惊问。
老汉又向李世民倒上一碗,指着坛身“大业二年”字号,娓娓道来:“我夫妇祖籍贵州仁怀。祖传酿造‘枸酱,曾为汉时‘贡酒。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修大运河,借此地水通天下之利,扩建‘兴洛仓,使其成为天下三大粮仓之首。之后,隋炀帝下令,让我家酒坊送千坛‘枸酱,作为‘兴洛仓镇仓之宝。我夫妇送酒至此,遵令将千坛‘枸酱密藏于护仓城墙脚下。而后,被迫人仓为厨役。不久前,李密军队大败王世充军。我夫妇也伺机隐居洛口村,悄悄将千坛‘枸酱挖出,藏于自家窖垴。”
李世民又问:“此酒何以如此之神?”
老汉道:“酒,乃天下灵性之物。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骨……然,酒,三分酿,七分藏。何也?仁怀酿酒,酿出酒先天之阳性、火性、刚性、烈性。而藏酒,需磨去其先天之‘阳、火、燥、烈四性,补后天之‘阴、柔、灵、平四气,巩地嵩邙对峙,土呈五色;河洛交汇,自成太极,天造仓储宝地。酒,在此储藏化生,使其阳中蕴阴,烈间涵柔,火里和润,燥内藏平,使其酒性乾坤合一,阴阳相辅,由此,该酒外敷除淤消肿,内服驱邪化毒……”
李世民连连称“神”,随谢老人家疗伤之恩。
红脸老汉道:“小民疗您一人之疾,治一人之痛,何足言谢。久闻将军有一统天下之志。愿将吾家千坛美酒捐赠将军,助将军一统天下,疗华夏之伤,医万民之痛……”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