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两行家训(5)
天媒(外三题)
李世民问:“老人家,恩人他……不,不,那老两口从何处上船返乡?”
“客人慢吃,一会儿,我送你们去。”
饭后,一行人携着那坛酒,来到洛油码头。洛汭码头乃河洛交通要津,这时辰,上下船的,装货卸粮的,人影挤扛,车马喧嚷。远瞧,黄河由西向东,洛河由西南向东北,两河在此地交汇。黄洛两道激流,一浊一清,清浊交汇,黑白分明,但见左旋右转,形成巨大漩涡,恰似两尾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店主引李世民一行站到当初红脸老汉夫妇上船的地方,李世民瞪大双眼,寻搜着万船千帆中那个熟悉的人影。“恩人呐,你今在何处?可曾到家?一家人可否团圆?”
魏徵让随从打开那坛“洛仓窖藏”,李世民接过,高高举起,底朝天,口朝下,只见一道青黄透明的珍珠帘,落入水中,“哗……”一排数尺白浪,接过珍珠帘,旋即,一个回流,卷起美酒,奔涌而去,随即,一阵冲天酱香,弥漫在洛汭上空……魏徵又看了看李淳风卦辞,近前一步,轻声道:“陛下,看见否?前方那白帆下边不是恩人嘛!”
“在哪儿?在哪儿?!”
魏徵指着那千帆百船,朗声道:“天下百姓,皆是恩人呐!”随即俯下身,掬起一捧洛水,两行热泪,点点滴滴,化入水中……
抬眼远望,但见黄河滔滔,浊浪排空;洛水滚滚,碧波荡漾,远方,白帆千点,东征西下,渐行渐远。
乾坤香包
熄灯号刚响,房东康大叔找到“女大”三分校四中队学员柳山韭,送给她一个纸包,“俺在洛汭码头碰见一个人,他说是您老乡,还说,您一看这,啥都知(道)啦……”
柳山韭剥开纸包,这是一个亚麻刺绣的半壁香包。她悄悄从枕头包里取出香包另一半,乾坤合璧:乾包上牡丹枝叶伸向坤,花开在坤;坤包上牡丹枝叶伸向乾,花开在乾……她清楚,这是未婚夫赵忆泽家“文曌药号”祖传千年的定情物。咦?他怎么到这来啦?
左猜右想,柳山韭在梦里回到了家乡——
她惊恐地看着搭在村口的戏台。戏台上,支着一个油锅。锅下,劈柴熊熊,锅内,滚油沸腾。两个手执短刀的匪兵把五花大绑的未婚夫推向油锅边。身着皮大氅的恶霸牛趟山面对台下逼迫而来的乡亲,恶狠狠地说道:“都认识吧,这就是本县抗日二区武委会主任赵忆泽,我要一刀刀割下他的肉,一片片扔到油锅里炸,叫老少爷们儿都尝尝,这就是闹减租减息,搞‘倒地运动的下场……”
台下一侧,牛趟山的二公子流着长长的哈喇水,死盯着脸色发白的柳山韭,趁机提出“以婚易人”。三天后,在牛家大院醉拳冲天的夜半,赵忆泽翻墙而人,从洞房后窗救出未婚妻……两人逃至金牛山半腰,匪兵鸣枪追近。“忆泽,他们撵的是俺,俺向东,引开敌人,你往西……”赵忆泽掏出家传乾坤香包,各执半壁,言定以后拿此见面。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