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龙眼成熟时(3)

2022-08-28 21:23:5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噢 香地塘,吱呀、吱呀的声音由远而近,越听越像父亲那辆破自行车的声音,我的心猛一紧,屏住呼吸。近了,更近了,我的心猛烈地跳动着,跳到了嗓子眼。等看到

噢 香地塘

“吱呀、吱呀”的声音由远而近,越听越像父亲那辆破自行车的声音,我的心猛一紧,屏住呼吸。近了,更近了,我的心猛烈地跳动着,跳到了嗓子眼。等看到父亲停稳车,姐姐从车后架跳下来,我想走过去拉姐姐,才发现腿痹得根本走不动。

3

放暑假的那段时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女孩子编一条有十来米的稻草绳,等晒场收完稻谷,几十个女孩子聚在一起跳绳,那场面比电影《上甘岭》打敌人还要震撼。男孩子则喜欢到香地塘玩水,他们把人家砍下的香蕉树抬到水里,坐上去,双手抱住香蕉树,用力晃动屁股,香蕉树就四处穿行,像艘船一样。看着男孩子玩得疯,我也很想去游泳,可村里有规定,女孩子不准下水游泳。

每次哥哥下水游泳的时候,我只能在塘基路边玩泥巴,顺便帮他看衣服。哥哥跳下水,一眨眼,就不见人影,再一眨眼,他已经在塘中央浮出了半个脑袋,举起的一只手上,一条银光闪闪的鲫鱼猛烈地摆动尾巴,挣扎着。他游回岸边,把鱼扔给了我,又钻进水里,等了很久没见他游过来,他去和别的男孩子打水仗了。我才懒得理他了,我用泥巴造了个“灶”,把头上用来遮阳的芋叶拿下,放上鱼,放在“灶”面上,学大人的样子煎、炸、焖……蹲久了,脚有点酸,我站起来转身擦了擦汗,身后那间只有鸽子笼大的房子门口敞开着,阿迎娘坐在门槛上,默默地望着香地塘。

阿迎娘是个八十多岁的瘦小老太婆,苍老的脸像挂着一块块老树皮,走路一颤一颤的。她是个寡妇,很早没了丈夫,听说和她相依为命的儿子得了绝症死去,就葬在靠近水渠的那个岗上,岗上有一片坟墓。平时我是不敢看一眼的,听说夏天的晚上,经常有人看见那里飘着绿莹莹的鬼火。有次母亲带我去放牛经过那个岗时,看到村里专门帮人“执骨”的六斤和几个男人在那里忙碌,好奇心驱使,我望了过去,看到草堆里躺着腐烂的棺材板,六斤正把一个头骨放进旁边的一个罐子。我赶紧别过头,心里不停地念着“大吉利是!大吉利是!”,这是母亲教我的,凡是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心里默念就会平安无事。从七娘和母亲的谈话中,我得知这坟葬的就是阿迎娘的儿子阿迎。

爷爷不养鸭子后,经常和几个老人在阿迎娘门前闲坐聊天打发时间。那时父亲去包了一座山砍树,赚了点钱,经常买点冻肉回家吃,有肉吃时,母亲就让我去叫爷爷到我家吃饭,就是那时我第一次近距离靠近阿迎娘的房子。

她的房子陈设简陋,只有一间堂屋,中间是一张没有光泽的四方饭桌,桌边有一张竹椅,像刚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好多地方都用铁丝绑上。靠墙有一张烂竹床,上面堆着一些瓶瓶罐罐、手电筒、针线盒等;左边是灶台,熏得黑乎乎,是一个连体灶,外面一只小镬头,里面一只锑煲。右边放着一张木床,这是她的婚床,时间久远,颜色像煮熟的牛碎肉。床上有一张像一块旧抹布的床单,床头靠墙的那一侧,放着一个马桶,另一侧放着一个杉木栊,木栊被虫啃噬得像马蜂窝。她的房间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气味,闻着仿佛一条变了质的煎鲫鱼。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