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鲇鱼炖茄子(3)
美食里隐藏的东西
五通桥的老百姓称豆腐乳为豆腐鱼,传说中的“德昌源”,由同治皇帝亲笔题写。
当时嘉州的府台,想创一个品牌流传后世,选中五通桥的豆腐乳,但必须想办法,把它送进京城宫里,他開出千两银子的悬赏。有一位姓杨的青年,自己开一家“江东园”作坊,做出的腐乳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他将榜揭下,与府台谈的条件是,拿出祖传秘方做的腐乳,“不要赏银,只要御笔”。府台一听大喜,让他准备几坛上好的腐乳,亲自押送进京,作为贡品献上。“时值盛夏之时,慈禧食欲不振,太医也束手无策。同治皇帝将嘉州府进贡的腐乳献上。慈禧在病床上,闻之有异香迎面而来,食欲大增,精神爽朗,即下诏让嘉州府每月上贡十坛。同治大喜,即招府台上殿觐见,府台告之杨的请求后,万岁爷连声道好,欣然提笔书‘德昌源三字,释日‘德为道,昌自然。”
早餐煮面条,拿来椒麻腐乳,拧开铜钱图案的盖,麻辣气息,疾速地冲来。一块块腐乳泡在麻油汤中,不似北京“王致和”,乳块腌红汤间。不同的汤汁表现两种文化,承载的故事,有了不一样的结果。
我夹一块椒麻腐乳,舌尖抿一下,冲劲十足的麻辣,顷刻间,回荡豆腐乳的香气。
当年不知驴肉美
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驴肉味道鲜美,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
1983年,我家从东北搬迁山东滨州,第一顿饭在作家飞雪家,他上了一盘广饶驴肉,介绍说这是当地名吃。这是对广饶的最初认识,当时属于滨州,未划人东营市。
德州驴产于滨州,以无棣为中心产区,又称无棣驴。早在清乾隆年间,无棣农民常用驴运盐,去德州进行盐畜交易,德州聚集滨州的商贩,他们的货大多靠驴驮运过来,德州驢由此而来。这种驴体形高大,按毛色分为三粉、乌头两类。
东北人很少吃驴肉,对于驴的认识,灰褐色的动物,个头不大,耳朵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蹄小坚实。它能拉车载货,作为交通工具供人骑乘。我家附近向阳红商店,进货的运输工具就是毛驴拉的车。小动物可爱,不做出激烈反应,给人造成伤害。
作家席间讲述广饶驴肉的传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自此以后,肴驴肉进入京城宫御膳房。肴驴肉常吃能生力气,适于练武人的下酒菜,广饶县大王镇的田门,出过皇帝侍卫,据说和肴驴肉有关系。光绪年间,康有为途经广饶,品尝肴驴肉后,写过一首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关,何事叩门却芳香。”
名人伴名菜,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远播。广饶肴驴肉用料讲究,十七种传统香辛料,驴肉配以陈年老汤煮。肴驴肉纤维透明,充满弹性。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