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妈妈第一次住院(3)
对抗
哦,48床这样演绎观音土的来历,的确让我耳目一新。老年人,就是故事多、见识广,我忍不住夸到。她“咯咯、咯咯”用力地笑,似乎忘了自己还空着肚子。
我正要张嘴问情况时,她的家属来了。
前一秒还喜笑颜开的48床,脸一下冷了下去。来人也不打招呼,径直走到她跟前,拉出餐桌。她冷冷地问啥饭。四十出头的男人,一边盛饭一边说他还能做啥,当然还是面条。48床耷拉着脸,说她血糖今早都14点了,不能再吃面条了。这个四十出头的男人,硬邦邦地说他只会做面条,其他的不会。说完话,看也不看48床气恼和无奈的神色,拎起空饭盒,走了。
窗外,飘来一朵乌云,病房里一下子变得黯淡,气氛也冷落下来。
这时候,不知哪里蹿出一只蜜蜂,嗡嗡嗡,没头没脑地撞击着玻璃。不知道,它是怎样熬过冬天的,想必是它也感知到了窗外的鸟鸣和春风的召唤。我拎着书,刚想走近,它却一阵慌乱,很快隐匿了行踪。昆虫、鸟类的感知力,一直让我迷惑不解和惊叹。书上说,它们身体虽小,可感知地球磁场的能力却非常巨大,并借此定向和导航。它们感知危险,是否和人类一样,会对某个事件产生了“不祥的预感”,或者叫“感受到原力的扰动”?不过,那只蜜蜂误会我了,我只是想打开窗子,让它回到春天。
一根圓面条,挑在48床的筷头上,颤巍巍,直打转转。48床盯着它在发呆。走近一看,番茄红,菠菜绿,豆腐白,还有一些瘦肉丝。品相还不错。
她却摊开手,长叹一口气,冲我妈说,瞧瞧,这就是我儿子。然后放下碗,被松弛的眼皮遮挡一半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泪光。我妈劝她说,男人粗心,都这样。48床摇摇头说,她的大儿子心就很细,随她丈夫。她说,丈夫非常勤快、体贴,从没让她洗过一次衣服、做过一次饭。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准备早餐。她加班,他准点接送,一日不落……她诉说的往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她衰老、蜡黄的脸上,尽是留恋和不舍。然而,幸福时光定格在她44岁的冬天,早晨7点,刚到厂里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没留下一句话,就撇下她和两个儿子骤然离去了……说者伤心,听者难过。我不由也感慨起来,生命无常啊。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可有些悲伤,时间也无能为力。
我妈也跟着落泪。病房门被一个男子推开了。48床一瞅,脸皮松动起来,就像满河冰凌解了冻。
来人一手提溜着一兜猕猴桃,一手拎着个饭桶。还未走近病床,就笑着说,妈,你今天好点没?你住院怎么不言语一声啊!如果不是我昨天发微信问你,你还打算瞒我多久呢?妈,我给你煮了荠菜馄饨,趁热吃吧。荠菜是我到郊区树林里挖的,可新鲜呢。这些猕猴桃,是野生的呢,早几天我都买了,和苹果一起放着,已经绵软了,一点都不酸。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