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建筑女工的故事(37)
亲爱的“泥水妹”
我回头看看乔艾艾夫妻,那个穿着厚厚棉衣的男人无力地靠在她的肩上,我不知道这肩,要多坚强才能把这包裹着厚重又脆弱的生命扛下去。小蓝自有她的看法和道理,但乔艾艾夫妻何尝不是也有他们的道理和无奈?
我还是相信,在丈夫未患尘肺病之前,乔艾艾就是一个文静清秀的可爱女人。
我默默地从物资里,挑了几罐八宝粥和几包苏打饼干,用袋子装好,让同事帮我送过去给乔艾艾,同事走过去后,我又往乔艾艾的微信发了几百块,我在微信上跟她说,在回家的路上吃好一点儿,病人的营养一定要保障,淼城还歡迎你们回来的。
她很久才收了钱,回了我两个字——谢谢。
不久后,一场大疫情从天而降,本区建筑工地直到三月下旬才陆续开工,这几个月,我都在工地上继续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蒋玉成、林佩仪、尤三姐、佟四嫂她们都陆陆续续回来了,直到现在,我仍没在淼城的工地上见过乔艾艾的身影。
在我的工人资料库内,有这样的记录:
参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工人有蒋玉成夫妻和保利中荷项目的项目经理方成云。方成云还成了我们区里的最美逆行者,因此而出名。
而乔艾艾到底去哪儿了?她和邬先生都还好吗?我问过很多工人,他们都说不知道,甚至她带的抹灰班,也像蒸发了一样,都没见着人,或许是彻底散伙了。我也发过微信问乔艾艾,她一直没回,而我,竟没有勇气打通她的电话。
杜甫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如今,广厦何止千万间,有谁住在广厦,会想到这些生活在高处的建筑女工呢?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我也不会了解她们。
不,是我们。
我是她们中的一员。我的笔,无法写尽所有建筑女工的故事。鲁迅先生说,他的写作,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沈从文先生说,他想建一所希腊的小庙,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是在揭出病苦,还是供奉人性?或者,我只是想记录下这些坚挺地活在建筑工地上的姐妹们,为她们的存在做证。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