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对向日葵的认识(4)
向日葵的微笑
1983年冬天,我在哈尔滨,羡慕哈尔滨人能看通宵电影,于是,选了个周末过一把大城市人的生活瘾。小商小贩聚在电影院门前,卖得最多的是瓜子和爆米花。我买了一包瓜子,瓜子装在纸叠的锥形筒里。从晚上九点到早上五点,一整夜上演四到五场电影,一包瓜子嗑完,看不到一半电影已呼呼大睡,睁开眼睛,电影也快散场了。
如今,所有的电影院装修高档,有立体音响,进电影院还要过安检门,连一瓶水都不让带进去,看电影少了自由和随意,了无生趣。相比之下,特别怀念当年能在露天电影院里嗑瓜子的恣意。
为一场看了又看的电影,年少的我们乐此不疲地在星光下跑很远的路。记得有一次在大庆上学期间,为一场电影我们来回走了近八个小时,回到宿舍已经是大半夜。我永远记得那部电影的名字《奥斯特里茨战役》,嗑了太多瓜子而口干舌燥的嘴仍然一直不停地说话,为我们心目中共同的英雄拿破仑,为那场无与伦比的胜利,也为我们自己热血澎湃的青春和未来。那时的我以为未来无限美好,如散发着诱人气息的瓜子。几十年后,当我站在为这场战争而修建的法国巴黎凯旋门前,我青春的影子一闪而过,一闪而过的还有被我无情蹉跎的岁月,像我吐出的那些瓜子壳毫无声息地消失了,未来已经消耗了一半,而我,愈加感觉到世界的残缺。
4
毫无疑问,我也见识过向日葵的巅峰时刻。
那是在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而不是盛产瓜子的阿勒泰。向日葵在我们从怪石峪回来的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整齐有序地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炽热、壮观、明亮、金光四射,如太阳的无数个幻像,昂着头望着同一个方向。谁都无法抗拒集体的浩荡之美,我们在车里忍不住一声一声地惊呼,车未停稳,人已像一群蜜蜂扑入金光灿烂里。多么熟悉的场景,我张开笑脸拍照,置身于重复多次的夢境中,眼泪猝不及防地涌出。“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毕飞宇说得真对,原来,我用我的脸装扮向日葵的微笑,是为了隐蔽幼年时就开始埋在心里的孤苦,梵高和我有相同的感受,才会把向日葵画得火焰般热烈吧。以此推理,是不是反证我也得了抑郁症。这个念头把自己吓了一跳。尼采说:“精神就是杀进自己生命中的生命,他通过自己的痛苦增加自己的知晓。”梵高用他的痛苦画出了精神层面的永生的向日葵,又有多少人能够战胜并超越命运,站上时间的制高点?
这正是梵高异于常人而了不起的地方。
梵高的家乡荷兰,曾德特小镇的公路两侧,当地居民每年都种植向日葵,连绵数百里,到了向日葵开花的季节,大批为梵高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目睹火焰般燃烧抖动的向日葵,纪念、缅怀这位给予向日葵永恒生命的伟大画家。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