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尴尬的饭局
饭局
	
梁明约我这顿饭说起来差不多有半年多时间了,见到面总说最近就办,你等着,可就是没有具体的日子和地点。这也不奇怪,如今查“八项规定”很紧,吃个饭像做贼似的。好在这回是真的往我的手机里发来了酒店地址的短信,我回了“谢谢”,他还不放心,直接打来电话,让我早点儿到,聊聊天什么的。
我想,梁明请我这顿饭,是因为我明年就要退休,当年他在我手下当过副手,我后来也提携过他,如今政府、人大和政协换届在即,他是有可能官至副厅的(热门人选之一),请我吃顿饭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饭店居然选择在偏僻的城郊一条阴暗的小巷里,几乎看不到门牌和酒店名称,只叫什么村大院。我是靠手机导航打车先到了村,后来又问了路人,才找到了里面所谓的“大院”。从前厅走过,我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到了一户私宅,里面有正堂、厢房,装饰考究,正堂的大方桌上摆着日常的茶具,相当精美,一看便知是富裕人家。穿过挂着带框的山水风景画的走廊,就到了后院,我看到对面居然是一间间像廊庑一样的包房,原来这里才是真正吃饭的地方。一进院子,我就看到梁明正一手叉腰一手抽烟,跟他身旁几个男人又说又笑,看见了我,一弯腰,把手上的香烟随即扔到地上,上前恭敬地拉住我的手——唉哟,老领导终于到了!请,请——直接把我拉进里面的一间屋子里。一张漆红的大圆桌上摆着六瓶茅台,一条中华香烟,茶水也是事先都泡好的,此刻还冒着热气。我注意到桌边坐的基本都是熟人,尽管一时还叫不上姓甚名谁,高就何方,我还是微笑着不住地点头示意——这种场合,这不叫礼数,应该叫规矩吧。
一圈儿人坐定后,梁明开始介绍,其实大家都好像挺熟,都是官场上的人嘛,会上会下都是照过面的。只是其中有一张陌生面孔,说是某开发公司的董事长,是个中年男人,理着小平头,一双肉乎乎的小眼睛很亮,圆圆的胖脸上泛着不冷不热的微笑,我想,他可能就是今天这顿饭的埋单者吧。
这顿饭根本就不是主请我的——在进屋看到座位排序后,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上席空着的座位显然是更有头面的人物,或者说,那才是真正的主请嘉宾——我被安排在靠近桌下角,如果将桌面以时钟方位来表示,我的座位恰好就是12点20分那个位置上。
开宴前,一个围着花布围裙的胖女人笑嘻嘻地走进来,给大家鞠了一躬,然后眯着她那双浮肿的似乎只有一条缝隙的眼睛,恭敬地说,今晚的菜都是自家院里养的,自家地里长的,自家池塘里游的(那三个“自家的”说得像背口诀似的),一句话,都是本色土菜,唯一不能保证的就是她的厨艺,请大家多多包涵,云云。梁明高叫一声,老板娘说得好,并带头鼓了掌,大家也就跟着鼓起掌来。显然,这顿饭是梁明事先精心安排的。那个时候,桌上几乎已经摆满了由这个老板娘亲自掌勺的美味佳肴。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