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尴尬的饭局(3)
饭局
除了与身边年轻人彼此两次碰杯外,我就没了动静,或者说,我几乎一直被冷落着——知道他们不那么待见我,可能就是因为我明年要退休了吧,当下的一些敏感话题也就不太适合再跟我说吧。
你明年真的要退了?年轻人突然问,我扭头看他,他的眼光疑惑而专注。我点头,笑着(其实心里纳闷极了,他怎么也知道我明年要退休了,是梁明事先告诉他的?)——看不出你快六十了,他又说。我把这种话当作礼貌性的恭维。我倒是觉得梁主任快退了呢——他接着解释,梁明主任看上去可比你显老啊!我笑着说,我其实比他大十岁呢。年轻人马上感叹道,从外表上看,还真看不出来呢。
外面突然闪电打雷了,那一声霹雳,吓得大家一跳,以为地震了。很快,密集的雨点声由屋顶响起,接着屋子周围也响成一片。梁明跑到屋外去了,随手带上门,我知道他就站在屋檐下打手机,声音急切,因为隔着门,加之雨水声嘈杂,他具体在门外说了什么也听不清楚。显然,那个神秘而重要的客人未到,让梁明多少有些心急如焚。茅台酒只开了两瓶,菜虽摆满了桌面,但大家都没有放开来吃,这局面多少令人尴尬。
大家的脸色都有些阴沉,当然也包括我。坐在跟梁明成对角座位上的那个理着小平头的中年人,不时用谨慎的眼光左右瞧着,那种机械的微笑始终挂在脸上,但神情越来越忧郁而烦躁,光亮亮的额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一颗晶莹剔透的汗珠。
回到座位上的梁明,这时换了一种轻松的声调,说要来几个好玩儿的段子跟大家乐一乐。于是他顾自说了,表情虚伪而夸张,语调也不神秘。其实,他说的几个段子并不怎么样,似乎大家都听过,他所谓乐一乐,也只是大家附和性地笑了一下,我甚至觉得一点儿也不可笑。谁心里都明白,那个空在梁明身边的重要客人不到,这个饭局好像真的快持续不下去了,或者说,气氛不可能好起来。你会发现,几乎没人再愿意动筷子,更别提端杯了。梁明无奈提着手机又到门外去了,随手关上门。外面的雨水声没了,但闪电还不时映照在窗户玻璃上,外面天色早就黑透了。
酒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静默,好像所有的声音一下子都被梁明带了出去。大家面面相觑。这时,倏地从桌上站起一个人,端着酒杯直呼我,老孙啊,咱俩喝,喝,喝。我慌张地站起来,还来不及端杯,这老兄居然一仰脖子喝干了,皱着酒劲儿弥漫的脸,把干了的杯底亮给我看。他是某局副局长,在那个位置上干了十多年也没能把那个副字去掉,平日里牢骚怪话就挺多。我们也算是老熟人,平日里我叫他老李。我忙说喝一半吧,我的酒量老李你是知道的。老李依然站着,别磨蹭,喝干!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我只得又喝了一口才把酒喝干。他这才坐下,我也坐下。茅台酒顿时就在肚子里那个烧啊,我赶紧抓起筷子捡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几乎没怎么嚼就咽下去,要压一压那股翻腾喧闹的酒劲儿。
相关阅读
-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