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散文小辑:奋力飞翔的翅膀(2)

2022-09-11 20:00:22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翅膀,在农村,牛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耕种工具。杨继娣家和她的小叔共用一头牛。每次要翻耕的时候都是同时需要使用牛,但每次都是她小叔先把牛牵走,一用就

翅膀

在农村,牛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耕种工具。杨继娣家和她的小叔共用一头牛。每次要翻耕的时候都是同时需要使用牛,但每次都是她小叔先把牛牵走,一用就是大半天,到下午才牵回来让他们家用。为了不错过耕种季节,又得赶着田里有水,抢在最佳时节耕种。赖老汉牵着刚歇下的牛赶往田里,摸着黑儿常常一干就到下半夜。过度的劳累就把病魔的祸根埋下了。平时若有头痛发烧,他是绝对不会当成病的,穷人就这样,平时小病不去看,到果真要进医院时问题就大了。

一天,赖老汉肚子痛得躺在床上打滚儿,吓得杨继娣母子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在村主任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才把他送进医院。医生的诊断是肾结石,必须立即做手术。

杨继娣扶着矮凳子在地上撑着磨着四处求人,好不容易向邻居借了四百元,病情缓和了。回家后不久,又挺着尚未恢复的病体下地干活儿。拖不到一年,他又再次被送进医院。可这次医生说:难治了。住了两天医院,没钱交住院费、药费,只得又把人抬了回来。

丈夫被抬回来以后,就停放在灶房里。其实,他们这半间房子,吃饭、睡觉都在这里。杨继娣见丈夫在大口大口地喘气,实质也是在等死,心里痛苦难忍。白天还有同情他们的乡亲来看望和相伴,晚上乡亲们回家了,这屋就只有杨继娣和三个孩子。只有半截儿身子的她,在经历着人生最痛苦最凄惨的时候,面对着这个将要死的丈夫,她一个残疾人怎么办啊?在极度惊恐和无助中,她不停地往灶膛塞草,让火不要停下来,让火光驱走惊慌恐怖。她烧着、惊恐着就昏过去了……待她醒来,差不多天亮了,她又赶紧煲了粥想给丈夫吃几口。起着火,她走近丈夫的床前,看他没动也没哼,以为他睡着了,待粥煲好以后,叫他不应,将手指探向他的鼻子,才发觉人已经没气了,丈夫早就过世了。杨继娣泣不成声。

丈夫就这样撒手西去,留下残妇幼子!要埋葬丈夫,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天啊!你怎么这样的不公平,现在我这个残疾人该怎么办啊!杨继娣在心里悲鸣。后来村主任赖宏号召乡亲们捐款,乡里乡亲的也都是贫困户,但还是你几元他几元地凑了二百多元把她丈夫安葬了。

孤儿寡母苦持家

安葬丈夫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女儿赖秋银才十二岁,小的小一岁,儿子也才九岁多。家里的粮食早已经卖光了。没有粮食,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母子几个整天围着空空的米桶在哭,凄惨无助,做母亲的那份心痛——死了吧帮不了孩子,不死也帮不了孩子,她的心在抽、在抽……

女儿秋银的眼睛盯着家里唯一的财产大水牛。那可是外公送给她家的呀。父亲死了,又欠下一笔债务,母亲又病倒了,粮食也没了。此刻,只有十二岁的她知道父亲的担子必须自己来扛,否则全家人就会饿死。她哭完,站起来擦干眼泪,毅然将外公送的那条大水牛牵到圩上去卖了,再买回一头小牛,用剩下的钱和乡亲们送来的钱渡过了第一个难关。这一年,她们度过了一个最寒冷最可怕的冬天。秋银家里所处的共和村,乡里乡亲的感情也很好,他们都在尽着自己微薄的能力帮着他们。他们有时去上圩买回一些日用品,也替秋银家捎着,却不肯收她家的钱,甚至有些上门来的阉鸡师傅看到他们家的境况也就不收阉鸡钱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