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人终要自己学着去忏悔(2)

2022-09-12 21:09:38 来源:文言阁 作者:admin
导读:父亲已过八十岁,一个家族,一个大家庭,物质上的困难、外在的压力等,并不一定会导致分崩离析,一旦在思想意识上产生分歧,没有共同语言,不能换位思考,大家如何

父亲已过八十岁

一个家族,一个大家庭,物质上的困难、外在的压力等,并不一定会导致分崩离析,一旦在思想意识上产生分歧,没有共同语言,不能换位思考,大家如何能做到其乐融融地聚餐、出行,把酒言欢?借口当然有的,工作繁忙,小家庭繁忙,渐渐地大家就疏远了。但又是手足,毕竟不是路人,这个滋味实在难以诉说。

寻到根上,只能恨父亲,终究得恨父亲。

踏遍万水千山,但愿归来还是少年!可能吗?我们毕竟要面对现实!我们人届中年,母亲故去十年,父亲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时光真的让人唏嘘。

我心里一直记恨着的父亲,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始终盘踞在我的内心。父亲的脊背弯了,牙齿没了,听力也明显下降,他已自顾不暇,一些事不求人就办不成!他心里隐隐作痛,毕竟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兄妹六个的成人,父亲的脊背为此而背负着多少的艰辛!我那年去省城读书,父亲陪着我,去一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送我到学校,然后看着烈日下他转身返回的背影,当时我眼里满噙着泪水,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一个儿子,又如何能去恨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亲呢?每每想起往事,心里犹如潮水汹涌,无以名状,不知道该如何倾诉。

这个家族的今天,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背离偏执,我该如何去面对?一定要记着恨吗?一定要为“恨”找个落脚点吗?记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是说人应该学会选择,懂得放下。

从小学读到博士,我做过太多的选择题。关于“恨”这道选择题,我今天遇到了,想有个了结,该怎么选?如曼德拉,他若自己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心灵上不能获得解脱,就仍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能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依赖于他个人的意志,是他自己有意识选择的结果,而意识具有能动性。书本上相对容易找到唯一的标准答案,而生活中呢?我的心魔,我的心结,便在于此。

宋代邵雍作《君子饮酒吟》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每每读及,其所描绘的和美家庭关系,谁不想这样呢?是子女如我等的不孝,还是长辈如父亲般的不慈呢?

这本是我所想要的呀!

日子照样要一天天过下去。五一假期,四天时间。我决定抽一点儿时间,回去陪陪老人。父亲老了,子女如果不去接他,他就只能囿于他所在的小院周边,走不出多远。

根据我的假期安排,只能在五月三日上午有时间陪父亲走一走。提前一天联系好,早上早早去接父亲。父亲还没吃饭,我便拉着父亲去外边早餐摊上吃。摊了一个鸡蛋不翻儿,要了一杯豆浆,在车上吃。父亲边吃边说,就这么简单的事(指买早餐),如果我不帮着买,他似乎就吃不到嘴。又说到他的工资卡,他自己到银行取不成了,只有靠和他一起住的哥哥嫂嫂管理了,他们要不及时给他零花钱,他也就花不了。

相关阅读

  •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小说故事:牛粪也有着独特的清香

    官里传出消息,皇上纳妃,当朝官员如有待嫁女儿,可以将画像上呈甄选。 李知府很激动,他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待字闺中。 当然得先找一名画师。 应征者络绎不绝,经层层筛选,入

  •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生活随笔:心地善良,心怀悲悯,一生定能行好运

    清晨的校园里,清风习习,鸟鸣啾啾。 一如往常,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香樟树下,我胡打了一通自创的“五禽戏”,拉伸后,准备再做一百个俯卧撑。刚趴下来没做几个,突感有东西掉

  • 旧故事:父辈们

    旧故事:父辈们

    台湾的十六弟书仁,清明节要回老家上坟,我去郑州飞机场接他。 十六弟是九叔父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特别像二奶奶。机场出口,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九叔父去台湾前是国民党洛阳

  •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生活随笔:回忆,过去的甜味儿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